抗日之我为战神_分卷阅读_744
而相对于下面的议论纷纷,那位军政部的中央军第一人还是说了一句公道话。虽说这个计划很符合现有的态势,但是眼下国军的实力还远未恢复。尤其是在刚刚结束的常德会战之中,虽说重创了来犯的日军十一军,但五、九两个战区损失都不轻。
中央军最精锐的第十、九九、一百军,在此战之中损失尤为惨重。其中头号王牌七十四军,更是损失极重。其固守常德的一个师仅存三百余人,该军不经过长期休整,难以恢复战斗力。号称泰山军的第十军,在解围战之中也基本上损失过半,也急需休整和补充。
除了这些部队之外,其他的精锐像第八军、五十四军、七十一军等,以及新编成的两个全美械军,不是在印度就是在滇西战场上的情况之下,发起全国性的全面反击很不恰当。如果坚持反击的话,应该还是以局部反击为主。
不过他还是同意集中一战区主力向豫东出击,以二战区加上八战区一部。利用山西日军主力,被山西共军吸引过去的态势,向晋西南发起反击。力争收复晋西南与豫东地区,切断共军进一步南下的通道。
至于其他的方向就不要动了,尤其是之前战损很大的六、九两个战区,眼下还是以休整,恢复元气为主。相对于那位六战区司令官有些激进的做法,很明显这位老成持重的军政部长的计划,到是更符合现实利益。
只是那位视军队如命根子的山西王,现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一听还是让自己的二战区为主不说,还调已经与自己离心离德的三十五军回山西,却是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般。生怕三十五军调回山西战场,很有可能会导致他的晋绥军彻底崩盘的他。提出调三十五军回到山西,他是不可能接受的。
如果坚持在山西战场打一场的战略反击,第二战区可以承担部分作战任务。但是中央要给补充军械、弹药,还要加强炮兵和空军参战。这位老先生是狮子大开口,从步枪到飞机,从棉衣到医药用品统统都要。
而且坚持进入山西战场的八战区部队,必须要归属二战区指挥。如果此战能够重新收复运城与中条山区,那么中条山可以留在一战区建制内,但是运城以及邻近的夏县以西地区,必须并入二战区辖区。
这位山西王除了要求调拨一部分美械,尤其是性能很好的美制山炮,给他的晋绥军换装,以及大量的空中支援之外。一张嘴就要两个全美械的炮兵团,在此战之中调归二战区使用。
而这种由美制一零五榴弹炮编组成的炮兵团,全军到目前也只有五个。其中三个还在印度战场,归属驻印军指挥,正在印度战场上苦战。就是想要调回国,那位搅屎棍一样的美国陆军中将也不会答应。
剩下的两个炮团之中,一个眼下在滇西的远征军编制之中,一个目前配属给了一直承担对江防任务的六战区,用于封锁三峡保证长江防线以及重庆的安全。也是目前六战区,仅有的一部分重炮兵。
眼下就连中央军精锐云集的一、九这两个战区,配属的还是几年血战下来,仅存数量已经不多的德制榴弹炮,以及抗战前期苏联人给的苏制野炮。那有那么多美制榴弹炮团,拨给他军事始终压力并不是很大的二战区?你这胃口也太大了吧。
第1902章 重庆的阳谋
这位老先生明显是担心他手中眼下实力,已经远远不是当年可以相比。眼下被压缩在晋西南一隅,兵员与装备补充都极其困难,仅存十余万人的晋绥军。在这次反击晋西南作战之中,被重庆当做炮灰使用。想让八战区的中央军,替他打头阵收复富裕的运城地区。
对于这位算盘打得相当精的老兄这一手,其他参加会议的诸侯只能相对苦笑。好在那位急于争夺美援,以及未来战后中国主动权的委员长,还是有相当的战略眼光的。到也没有在这件事情上,太过于和这位当铺少掌柜出身的山西王,过于斤斤计较。
而且那位自己的那位嫡系部下,有一句话也没有说错。拿下运城也就彻底的解除了陇海线,眼下面临的日军远程炮火封锁。彻底的打通陇海线,对于保证大后方与前方的物资运输,以及联系还是相当重要的。
这么一举两得的事情,让他倒也没有过于计较。直接表示他的这些要求,中央可以近一步的考虑。并让二战区的参谋长在第一时间赶来重庆,与军政部商议具体细节和数量。至于三十五军他愿意接收,那么就调往第一战区。
至于豫东作战,他经过短暂的考虑还是同意进行。毕竟自从中条山会战之后,未经过大战的一战区整体实力,是各个战区之中最完整的。因为地处中原,战略位置重要,该战区的重装备也一直是重点照顾对象。
虽说美械部队不多,但也有三个师已经全部换装为美械。战区直属意大利制造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团、一百零五毫米野炮团各一个,还配备了一个装备十二门一百五十毫米意大利造加农炮营。
战区之中十三军、二十九军与八十五军,这三个中央军精锐。十三军为眼下仅有的几个美械军之一,军一级配备了一个意大利造一零五毫米野炮营,一个美制三七战防炮营。各师都编制一个美制七五山炮营,一个意大利四十七毫米战防炮连。
其余两个军的轻武器虽说是国械,但是炮兵数量配备齐全。除了军属炮兵装备的是意大利造一九一六式一百毫米野炮之外,各师属山炮营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意大利造七十五山炮。其余的两个中央军虽说非精锐,但军一级有野炮,师一级也都配备了师属六五山炮营。
虽说火炮的质量不如装备了仅存为数不多的德制榴弹炮,以及大批美制山炮的六、九两个战区。但是论一百毫米以上火炮的数量,还要多余六、九两个战区。尤其是战防炮数量,集中了美援战防炮总数的三分之一。
眼下虽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印度战场,却依旧有精力关注中国战场的那个美国陆军中将,对实力与装备都属中上的一战区,短时间之内无重大的军事行动一直不满。总是喋喋不休的给自己上眼药,要求实力很强的一战区,向豫东发起反击,并前出至津浦铁路。
现在冀中和山东的日军数量虽多,但是都在战场之上。此时彻底收复豫东、皖北,必要的时候进入冀南,对遏制华北共军的南下,还是有相当好处的。这一战打好了,也可以减轻国际上的压力,至少可以堵住那个美国人的嘴巴。
既然那位二战区司令长官不想要的三十五军,他当场就拍板,将三十五军与后套的其他两个军,扩编为一个集团军,调往一战区参战。由那位八战区的副司令长官担任集团军总司令,并兼任一战区副司令长官。
至于作战计划都是现成的,虽说一直锁在保险柜之中,从来都没有实施过。但按照军委会的要求,在这之前各个战区都制定了反攻计划。而一战区的反攻计划,重点就是豫东地区。所以作战计划,只需要按照眼下的态势,进行一定的修改便可。
一战区在苏鲁豫皖边区,现在就有三个集团军,再加上从后套抽调的一个集团军,四个集团军足以对付主力已经调走的豫东日军。如果投入反击豫东,只需要加强部分的炮兵和空军便可。几经考虑对于豫东反击战,他虽然有些犹豫,最终还是点了头。
最终将反攻战限制在豫东和山西战场,参战的部队以一战区和二战区,并加强八战区几个军的结果。让其他参加此次会议的各方诸侯,到时候都松了一口气。尤其是常德会战之中,损失不轻的九战区那位司令长官,心中更是彻底的放下了一块大石。
唯有一战区的那位司令长官,到是有些愁眉苦脸的。这反击战如果打好了,肯定和开封的日本人彻底的翻脸。那么自己的那些黑市买卖,恐怕就要彻底的关门大吉,自己的财源也就断了。如果打的不好,反攻失利的话,自己的这个战区司令官,恐怕就成为一个替罪羊。
而且最让他头疼的是,自己与那位手中握着三个集团军,一战区的几个最精锐的中央军都在他的手中,本身又兼任豫皖苏鲁边区司令官的副手不和。现在可倒好,那个家伙没有赶走,这又来了一个刺头。
三十五军调往一战区,能得到这么一支战斗力强劲,在绥远曾经屡次重创日军的部队,他自然是皆大欢喜。至少这样的部队留在身边,可以起到一个保驾护航的作用。可新调来的那位副手,又让他头疼的异常。
不过尽管心中很是不愿意,但是脸上却是不敢有任何表现的。既然大老板都已经下了决心了,自己这个分公司的经理,也只能去执行。至于打好,打不好,那只有听天命了。反正他是很不看好,这次的反击作战。
在豫东与山西,实施局部反攻的事情定下来之后。列席会议的某一位大员,提出了应该与延安方面交涉。北平既然已经收复,那么北平市长应该由重庆派出。还有东北的几个省主席,也可以一并的办理。
既然延安方面坚持什么所谓的抗日统一战线,那么就应该在行政上服从重庆管理,服从军令和政令。选派北平市长以及东北各个省主席,本身就是行政院的事情。即便是他们的陕甘宁边区政府,不也是经过政府承认之后,才正式确立地位的吗。
如果延安方面拒绝行政院委任的人员,那么就是变相搞独立,不服从中央政府试图搞分裂。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,对一直很是担心中国人自己先打内战的美国人施压,逼着他们终止对共军的援助。
延安方面接受的话,那么正好借机在共军的控制区内打上钉子。无论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,对于重庆来说,在政治上都是有相当好处的。而且他建议在人选出来之后,可以通过报纸大肆的宣扬、大造舆论。
虽说真实的情况究竟怎么样,大家都是瞎子吃丸子心里面有数。眼下却正可以在这些问题上,做一些的文章。重庆既然掌握着上层建筑的权利,那么就应该好好的运用一下,充分的用足一切表面上的权利。利用重庆中央政府的地位,堂堂正正的与延安方面玩一次阳谋。
同时这位老兄提出的,放那位东北军的少帅回东北,组建东北行政委员会以及委员长哈尔滨行营。或是在东北境内新成立一个战区,以这位少帅为战区司令长官,并堂堂正正的调几支东北军归属这个战区指挥。
利用这位少帅在东北的人望,以收拾和整理东北人心,并与东北共军分庭抗礼。在这位大员看来,眼下东北军系统的几个军,除了军长还是原来的之外。其余的方面,已经完全的中央化了。即便是少帅指挥,也不见得能够真的指挥的动。
调东北军以回到东北战场的名义返回东北,再让少帅担任这个战区的司令官,这足可以堵上任何方面的嘴。延安那个黄毛小子,不管再能打,与少帅的资历和在东北的声望,根本就无法相比。而那几个虽说是东北军出身,但是实际上也已经中央化的军,也便于中央控制。
这位瘸了一条腿的国防最高委员会中央设计局长前边的建议,可谓是相当符合那位重庆第一人的胃口。对于这个建议,想都没有想的便同意。并立即指示行政院,马上拿出适合的人选。在选出人选之后,立即向美国大使以及重庆八办通报,同时在全国的报纸上公布。
但是对于放少帅和东北军回东北的建议,却是脑袋摇的像是一个拨浪鼓,想都没有想的便直接否决了。开什么玩笑,放虎归山的事情,岂能一做再做?那位少帅还是让他继续在贵州读书和钓鱼吧,去东北的这件事情还是免谈为好。
在东北新成立战区可以考虑,但是放少帅和东北军回东北想都不要想。那几个军虽说已经中央化了,即便是放出少帅,他也不见得能够指挥的动。但让他们返回东北,又天高皇帝远,谁能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样的改变?
别忘了,那几个军长可还是东北军出来的。而那位少帅对于这些高层的影响,绝对非短时间可以肃清的。一旦他们与延安联手,那么无异于放虎归山不说,反倒是增强了延安在东北的影响力。
在重庆东北军出身的元老,以及东北籍服从中央的军政官员那么多。并非是挑不出来其他人,干嘛非得放他回去?在狠狠的瞪了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之后,这个议题连讨论一下都没有,便直接将这个议题直接否决了。
这场军事检讨会议,开的即漫长又拖沓。但在这几条定下来之后,其余的问题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。对于某些在战场上相当不思进取的将领,最多也就是骂上一顿之后,该怎么用还得怎么用。
当然以这位老先生,每一次开军事检讨会,多多少少都有倒霉人的性格,这次会议也不是没有倒霉的人。那位以一个师的兵力,固守常德近半个月的时间,一个整编师打的只剩下三百人的常德守军师长。
因为在守军已经拼光,援军又迟迟不至的情况之下,无奈突围而被批捕。至于其他的救援不利的将领,也有几个背了处分或是撤职留任的。当然真正倒霉的,只有那位因为没有死在常德的守军师长。
第1903章 按住脉搏的人
不知道是杀鸡骇猴,还是真的为了严肃军纪。一向对自己的天子门生极其宽大,无论对战局影响再大,最多也就换个地方当官的这位老先生,这次也丝毫没有的留情。虽说并非没有先例,但也极其罕见的将板子打向自己的黄埔学生。
就连战区司令官求情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,固守常德的这位师长,依旧被从重从快的判了两年徒刑。至于表面上的原因,是未接到上峰的命令便突围而出。实际上的原因,则根本就没有这么简单。
其实最根本的原因,并不是常德丢不丢的问题,也不是守了多长时间的问题,更不是无令而突围的原因。毕竟这个师长在常德防御的问题上,也算是相当的尽到责任了。而且自七七事变以来,只要日军想要进攻的话,国军从来就没有守住过任何一个城市。问题的根子,并不是出在这里。
之所以坚持处罚的原因,主要是这个师长的运气太背了,常德丢失的时间也有些过于凑巧。常德失守的时候,这位老先生正作为中国政府元首,在开罗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。对于第一次作为中国国家元首,出席如此重要的会议自然是很重视。
这个时候常德的丢失,无疑让他很是没有面子。也正是这个原因,他才坚持要处理这个师长。尤其还是在那个英国大肚子首相,对中国人一脸看不起,很多事情压根就不与他谈,压根就没有把他当成大国领袖的情况之下。常德这座战略重镇的丢失,无疑真的很让他很难堪。
不过这个结果虽说冤了一些,但与前年第二次长沙会战之中,他在七十四军的那位在战前请假回家结婚。接到战役打响的电报,刚一返回却正赶上所属部队被日军骑兵冲垮。战后被直接逮捕,连申辩的机会都不给。便被直接枪毙的同僚相比,还算是相当的幸运。
有了一个倒霉蛋,震慑一下各方诸侯也就足够了。至于其他的人心中存没有存什么私货,也就没有办法追究太多。要是真的从根子上开始追究战败的责任,恐怕六、九两个战区,甚至重庆高层,牵扯的人就太多了。这么大的牵扯面,追究责任的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。
此次作战检讨会,除了敲定了大致的方针之外,对于各方面的诸侯并未过于追究太多的责任。参加此次作战会议的各方面大员,心中都松了一口气。当然除了那位一战区现任司令长官心中不满,以及苦守常德的那个师长,成了最终的替罪羊之外,别人也算是皆大欢喜。
二战区的那位山西王,虽说也不得不参战,但是却捞取了大量的好处。之前补充一向抠的很紧的军政部,这次一次就给拨了三万的新兵。给他的晋绥军,每个军都拨发了一部分国造迫击炮和轻重机枪。即便有些不满意,但收了这么多的好处,之前的不满也就烟消云散了。
至于对运城以及晋南中条山区的反攻,既然调配的中央军归自己指挥,那么怎么打还不是由自己说了算。这位与那位重庆第一人,在政坛和战场上斗了十几年,对于自己的这位对手兼盟友,可谓是知根知底。他很清楚,人家是不会将中央军交给自己指挥的。
自己这个二战区司令官所谓的全权指挥,能指挥的只不过还是自己的晋绥军。人家到时候,肯定会给自己派上一个前敌总指挥,来指挥中央军的。到时候自己还是从善如流,让八战区的那位副司令长官,带着他的中央军在前面卖命。
自己还有自己的那点老本,敲敲边鼓也就罢了。反攻成功那自然是皆大欢喜,如果失败了,责任也还轮不到自己来背。到时候还是让那位肯定会担任这个前敌总指挥的,八战区的那位天子第一门生,去背这个黑锅吧。
这位老兄的算盘,打的是贼精。只不过他的那位盟友和对手,也不是简单的人物。他想的是什么,人家也不见得想不到。既然此次这么大方,给了这么多的装备和补充,他的二战区到时候真的想出工不出力,恐怕就由不得他了。
大致的事情既然已经敲定,重庆这次所谓的军事检讨会,也就到了散会的阶段。至于参加会议的各方面诸侯,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,恐怕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。但不管怎么说,此次那位最高当局冒着多面作战的风险,在晋西南与豫东、豫北发起反击,可谓是决心相当的大。
不过在开完军事会议之后,这位最高当局自己没有出面。立即派那位军政部长出面,与控制着美国援华物资分配大权的那位美国陆军中将谈判。要求美国方面立即增加援助装备的数量,以保证此次反击战的顺利进行。
倒不是他自己不想亲自出面,而是眼下的他已经与那位美国陆军中将,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。见面除了吵架,就没有求同存异的时候。认为与那个粗鲁的美国老牛仔吵架,实在有失他大国领袖风范的他,还是派出了军政部长与其谈判。
开什么玩笑,他是中国的最高领袖。谈判的对象,应该是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。而不是在这里,与一个美国陆军中将没完没了的扯皮和吵架。派出军政部长与其谈判,这才叫做对等谈判。
至于要求的装备,则从轻武器到火炮,从卡车到坦克,从战斗机到轰炸机,拉了长长的一张清单。其中步枪的数量,就达到了十五万支。再加上两万挺轻机枪,林林总总达一千门的火炮。数量之巨大,差点没有把那位美国陆军中将给噎的翻了白眼。
重庆方面态度很强硬,这是你们美国人之前答应的,却始终没有做到的。眼下我要发起全线反击,你们应该给予补足。可那位将本应该给重庆的援助,都给了英国人和浪费在缅甸、印度的陆军中将,上哪儿去满足这么巨大的胃口去?
经过几番争执与争吵,再加上华盛顿居中的协调和点头。最终美国人答应,在一个月之内运到一万支卡宾枪、五万支步枪,三千支汤姆逊冲锋枪,五千挺加拿大制造的布伦轻机枪。外加给了七十门的一零五榴弹炮,以及一部分战防炮和二百门七五山炮。
同时在三个月之内,在给一百二十架战斗机和五十架b二十五型轰炸机,再给一批军工器材以及军工原料。并答应考虑提供b二十四大型轰炸机,以及在四四年上半年的援助之中,将答应的第一批三十九个美械师所需装备补足。
英国人最终也答应给了一个炮兵团的二十五磅榴弹炮,以及一部分的司登冲锋枪。一向对中国人吝啬异常的英国人,此次大出血可真的是不容易。尽管这批装备大部分抵达的时间,已经是战役打响之后。但还来拖拖拉拉的不管怎么说,还是按时的运到了。
只是参加这次所谓军事检讨会的各方面诸侯,谁都没有想到。担任此次会议速记的那位样子清秀的女人,手中的笔此时不仅在飞速的记录着会议纪要。同时在脑袋里面,也不断的在重复着笔尖上的记忆。
这边的军事会议刚一结束,为选派去北平和东北的人选,各方面的势力还在明争暗斗与扯皮。重庆还没有和美国人以及八办交涉,所有相关的情报,便已经在第一时间送到了延安。对于重庆此次传回来的情报,延安也异常的重视。
虽说对于重庆方面的反攻作战,延安并无太多的担心。但是关于委派北平以及东北行政长官的事情,却是让中央多少有些措手不及。中央一边将情报通报给老总,一边将整个形势可能会出现的变化,在第一时间通报给此时已经赶到任丘县城的杨震。
中央在电报上,叮嘱杨震视战场形势的变化,尽可能的在不影响战局进展,不冒进的情况之下,适当的加快战役的进程,以避免给其他方面插手的机会。如果重庆出兵豫东、豫北,那么要尽可能避免与之发生冲突。
接到中央的通报之后,正在根据形势的发展与变化紧张军事调整部署,却并不知道担任此次会议记录的那位美女速记员,就是后世被称之为按住重庆第一人脉搏,抗战期间中央安插在重庆内部最出色特工的杨震,却在暗自惊叹中央的情报居然如此的灵通不说,而且效率如此的高。
重庆方面如此重要和秘密的军事会议,那边的决心刚一下来,这边就已经获得了其大致的部署与方案。这种情报效率对于任何一次的军事行动来说,无疑对于指挥员准确的判断与把握整个战局的发展态势,起到了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。
不过除了惊叹中央的情报系统灵敏度之高之外,杨震对于重庆方面准备在豫东发起反击的部署,到是并没有太过于在意。因为杨震认为,想要趁着华北日军注意力,都集中在冀中的时候,在华北战场上捞一把的重庆方面。
选择这个时候发起反击,结局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。眼下在华北战场,表面上看的确是其反击的最佳时机。但是这个时机,最多也就适合山西战场。至于豫东和豫北战场,恐怕就很难说是一个好的时机了。
尽管可用的情报不是很多,但是杨震以在战场上养成的直觉,敏锐的察觉到,日军调动的援军,绝对不会只有当面的这么多。他们的后续援军,不仅还会有,甚至已经有可能在路上,或是说已经接近中国沿海。
而从眼下整个中国战局来看,关东军那里虽说形势有些紧张。但是与当面的抗联,你来我往打的虽说很热闹,但那只是表面的现象,形势发展还是相当的平缓,至少眼下还看不出来有大规模的增援的需要。
至于其他的华中和华东战场,一个中国方面还是以守为主。一个大家刚刚热战一把,都在蹲下来舔舐伤口,双方都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动作。杨震可以肯定,如果日军继续增援中国战场,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,那就是现在唯一进行大战的华北。而作为冀中战场的大后方,豫北和豫东,必然是日军重点控制的区域。
第1904章 没有什么可担心的
第一战区这个时候选择出兵收复豫东,不仅很有可能会遭遇到日军新增援的兵力,甚至还有可能反倒是将日军的反击重点,从抗联身上拽到他们自己的身上。除非他们调动一切的精锐参战,否则很有可能会偷鸡不成,反倒是蚀把米。
这个结果并不是杨震自己那里没有任何根据,只是凭借胡猜乱想,而胡乱判断出来的。而是从整个亚洲与太平洋战场的整体战局,眼下的形势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做出的预判,以及对重庆方面的了解,而得到的答案。
现在眼下的东南亚战场,并无任何的大战。美国人的反击,主要还是集中在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之上。在东南亚战场,除了在印度战场以及滇西战场,眼下战火正炙之外,其余的无论是荷属东印度群岛,还是其他战略方向都相当的宁静。
而东南亚本地那些不仅没有将日军视为入侵者,反倒是将其视为解放者的英法荷前殖民地居民。自身的进行抵抗运动虽然不能说没有,但也几乎可以说忽略不计,根本就无法起到任何牵制日军的作用。
反倒是趁机组建的各种所谓的军队,相当缓解了控制被占领区的治安等方面的压力。可以说眼下驻法属印度支那与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日军,是整个日军体系之中,日子过的最舒服的一部分,而且军事压力也最小的一部分。
眼下北非战场虽然已经落幕,但已经登陆意大利本土的英军,与其英属各个殖民地军队的精锐,重点还是始终欧洲战场。至于亚洲战场上的部分精锐,眼下都集中在印度战场。只要印度还在打,亚洲战场上的精力有限的英军,就顾及不到东南亚。
澳军的主力,眼下也被牵制回了澳大利亚。至于美军,除了在澳大利亚战场上投入大量的兵力,照应自身实力不足的澳大利亚军队,以及部署在印度战场上部分之外。剩余的还在西南太平洋与中太平洋,慢吞吞的玩着跳岛的战术。
更何况美军与英军一样,重点还要放在欧洲战场。眼下陷入僵持的意大利战场,让美国人在亚洲战场,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精力。而在印度方面陷入僵持的战局,也牵扯到了美军太多的精力。
短时间之内,美军是没有进攻东南亚的能力,尤其是日军布放的重点荷属东印度群岛。亚洲与欧洲战场有着相当大的不同,亚洲战场以海军为主,太平洋战场又是以岛屿争夺战为主,无论是后勤方面还是战场的局限性,都摆不了太多的兵力。
而在欧洲战场上,与实力和装备都远超过日本陆军的德军作战,才真正是硬碰硬的大战。所以重心在欧洲战场的美国陆军,在太平洋投入的兵力会很有限。而单靠海军陆战队,是没有能力多方面同时发起攻击的。
中央军最精锐的第十、九九、一百军,在此战之中损失尤为惨重。其中头号王牌七十四军,更是损失极重。其固守常德的一个师仅存三百余人,该军不经过长期休整,难以恢复战斗力。号称泰山军的第十军,在解围战之中也基本上损失过半,也急需休整和补充。
除了这些部队之外,其他的精锐像第八军、五十四军、七十一军等,以及新编成的两个全美械军,不是在印度就是在滇西战场上的情况之下,发起全国性的全面反击很不恰当。如果坚持反击的话,应该还是以局部反击为主。
不过他还是同意集中一战区主力向豫东出击,以二战区加上八战区一部。利用山西日军主力,被山西共军吸引过去的态势,向晋西南发起反击。力争收复晋西南与豫东地区,切断共军进一步南下的通道。
至于其他的方向就不要动了,尤其是之前战损很大的六、九两个战区,眼下还是以休整,恢复元气为主。相对于那位六战区司令官有些激进的做法,很明显这位老成持重的军政部长的计划,到是更符合现实利益。
只是那位视军队如命根子的山西王,现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一听还是让自己的二战区为主不说,还调已经与自己离心离德的三十五军回山西,却是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般。生怕三十五军调回山西战场,很有可能会导致他的晋绥军彻底崩盘的他。提出调三十五军回到山西,他是不可能接受的。
如果坚持在山西战场打一场的战略反击,第二战区可以承担部分作战任务。但是中央要给补充军械、弹药,还要加强炮兵和空军参战。这位老先生是狮子大开口,从步枪到飞机,从棉衣到医药用品统统都要。
而且坚持进入山西战场的八战区部队,必须要归属二战区指挥。如果此战能够重新收复运城与中条山区,那么中条山可以留在一战区建制内,但是运城以及邻近的夏县以西地区,必须并入二战区辖区。
这位山西王除了要求调拨一部分美械,尤其是性能很好的美制山炮,给他的晋绥军换装,以及大量的空中支援之外。一张嘴就要两个全美械的炮兵团,在此战之中调归二战区使用。
而这种由美制一零五榴弹炮编组成的炮兵团,全军到目前也只有五个。其中三个还在印度战场,归属驻印军指挥,正在印度战场上苦战。就是想要调回国,那位搅屎棍一样的美国陆军中将也不会答应。
剩下的两个炮团之中,一个眼下在滇西的远征军编制之中,一个目前配属给了一直承担对江防任务的六战区,用于封锁三峡保证长江防线以及重庆的安全。也是目前六战区,仅有的一部分重炮兵。
眼下就连中央军精锐云集的一、九这两个战区,配属的还是几年血战下来,仅存数量已经不多的德制榴弹炮,以及抗战前期苏联人给的苏制野炮。那有那么多美制榴弹炮团,拨给他军事始终压力并不是很大的二战区?你这胃口也太大了吧。
第1902章 重庆的阳谋
这位老先生明显是担心他手中眼下实力,已经远远不是当年可以相比。眼下被压缩在晋西南一隅,兵员与装备补充都极其困难,仅存十余万人的晋绥军。在这次反击晋西南作战之中,被重庆当做炮灰使用。想让八战区的中央军,替他打头阵收复富裕的运城地区。
对于这位算盘打得相当精的老兄这一手,其他参加会议的诸侯只能相对苦笑。好在那位急于争夺美援,以及未来战后中国主动权的委员长,还是有相当的战略眼光的。到也没有在这件事情上,太过于和这位当铺少掌柜出身的山西王,过于斤斤计较。
而且那位自己的那位嫡系部下,有一句话也没有说错。拿下运城也就彻底的解除了陇海线,眼下面临的日军远程炮火封锁。彻底的打通陇海线,对于保证大后方与前方的物资运输,以及联系还是相当重要的。
这么一举两得的事情,让他倒也没有过于计较。直接表示他的这些要求,中央可以近一步的考虑。并让二战区的参谋长在第一时间赶来重庆,与军政部商议具体细节和数量。至于三十五军他愿意接收,那么就调往第一战区。
至于豫东作战,他经过短暂的考虑还是同意进行。毕竟自从中条山会战之后,未经过大战的一战区整体实力,是各个战区之中最完整的。因为地处中原,战略位置重要,该战区的重装备也一直是重点照顾对象。
虽说美械部队不多,但也有三个师已经全部换装为美械。战区直属意大利制造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团、一百零五毫米野炮团各一个,还配备了一个装备十二门一百五十毫米意大利造加农炮营。
战区之中十三军、二十九军与八十五军,这三个中央军精锐。十三军为眼下仅有的几个美械军之一,军一级配备了一个意大利造一零五毫米野炮营,一个美制三七战防炮营。各师都编制一个美制七五山炮营,一个意大利四十七毫米战防炮连。
其余两个军的轻武器虽说是国械,但是炮兵数量配备齐全。除了军属炮兵装备的是意大利造一九一六式一百毫米野炮之外,各师属山炮营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意大利造七十五山炮。其余的两个中央军虽说非精锐,但军一级有野炮,师一级也都配备了师属六五山炮营。
虽说火炮的质量不如装备了仅存为数不多的德制榴弹炮,以及大批美制山炮的六、九两个战区。但是论一百毫米以上火炮的数量,还要多余六、九两个战区。尤其是战防炮数量,集中了美援战防炮总数的三分之一。
眼下虽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印度战场,却依旧有精力关注中国战场的那个美国陆军中将,对实力与装备都属中上的一战区,短时间之内无重大的军事行动一直不满。总是喋喋不休的给自己上眼药,要求实力很强的一战区,向豫东发起反击,并前出至津浦铁路。
现在冀中和山东的日军数量虽多,但是都在战场之上。此时彻底收复豫东、皖北,必要的时候进入冀南,对遏制华北共军的南下,还是有相当好处的。这一战打好了,也可以减轻国际上的压力,至少可以堵住那个美国人的嘴巴。
既然那位二战区司令长官不想要的三十五军,他当场就拍板,将三十五军与后套的其他两个军,扩编为一个集团军,调往一战区参战。由那位八战区的副司令长官担任集团军总司令,并兼任一战区副司令长官。
至于作战计划都是现成的,虽说一直锁在保险柜之中,从来都没有实施过。但按照军委会的要求,在这之前各个战区都制定了反攻计划。而一战区的反攻计划,重点就是豫东地区。所以作战计划,只需要按照眼下的态势,进行一定的修改便可。
一战区在苏鲁豫皖边区,现在就有三个集团军,再加上从后套抽调的一个集团军,四个集团军足以对付主力已经调走的豫东日军。如果投入反击豫东,只需要加强部分的炮兵和空军便可。几经考虑对于豫东反击战,他虽然有些犹豫,最终还是点了头。
最终将反攻战限制在豫东和山西战场,参战的部队以一战区和二战区,并加强八战区几个军的结果。让其他参加此次会议的各方诸侯,到时候都松了一口气。尤其是常德会战之中,损失不轻的九战区那位司令长官,心中更是彻底的放下了一块大石。
唯有一战区的那位司令长官,到是有些愁眉苦脸的。这反击战如果打好了,肯定和开封的日本人彻底的翻脸。那么自己的那些黑市买卖,恐怕就要彻底的关门大吉,自己的财源也就断了。如果打的不好,反攻失利的话,自己的这个战区司令官,恐怕就成为一个替罪羊。
而且最让他头疼的是,自己与那位手中握着三个集团军,一战区的几个最精锐的中央军都在他的手中,本身又兼任豫皖苏鲁边区司令官的副手不和。现在可倒好,那个家伙没有赶走,这又来了一个刺头。
三十五军调往一战区,能得到这么一支战斗力强劲,在绥远曾经屡次重创日军的部队,他自然是皆大欢喜。至少这样的部队留在身边,可以起到一个保驾护航的作用。可新调来的那位副手,又让他头疼的异常。
不过尽管心中很是不愿意,但是脸上却是不敢有任何表现的。既然大老板都已经下了决心了,自己这个分公司的经理,也只能去执行。至于打好,打不好,那只有听天命了。反正他是很不看好,这次的反击作战。
在豫东与山西,实施局部反攻的事情定下来之后。列席会议的某一位大员,提出了应该与延安方面交涉。北平既然已经收复,那么北平市长应该由重庆派出。还有东北的几个省主席,也可以一并的办理。
既然延安方面坚持什么所谓的抗日统一战线,那么就应该在行政上服从重庆管理,服从军令和政令。选派北平市长以及东北各个省主席,本身就是行政院的事情。即便是他们的陕甘宁边区政府,不也是经过政府承认之后,才正式确立地位的吗。
如果延安方面拒绝行政院委任的人员,那么就是变相搞独立,不服从中央政府试图搞分裂。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,对一直很是担心中国人自己先打内战的美国人施压,逼着他们终止对共军的援助。
延安方面接受的话,那么正好借机在共军的控制区内打上钉子。无论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,对于重庆来说,在政治上都是有相当好处的。而且他建议在人选出来之后,可以通过报纸大肆的宣扬、大造舆论。
虽说真实的情况究竟怎么样,大家都是瞎子吃丸子心里面有数。眼下却正可以在这些问题上,做一些的文章。重庆既然掌握着上层建筑的权利,那么就应该好好的运用一下,充分的用足一切表面上的权利。利用重庆中央政府的地位,堂堂正正的与延安方面玩一次阳谋。
同时这位老兄提出的,放那位东北军的少帅回东北,组建东北行政委员会以及委员长哈尔滨行营。或是在东北境内新成立一个战区,以这位少帅为战区司令长官,并堂堂正正的调几支东北军归属这个战区指挥。
利用这位少帅在东北的人望,以收拾和整理东北人心,并与东北共军分庭抗礼。在这位大员看来,眼下东北军系统的几个军,除了军长还是原来的之外。其余的方面,已经完全的中央化了。即便是少帅指挥,也不见得能够真的指挥的动。
调东北军以回到东北战场的名义返回东北,再让少帅担任这个战区的司令官,这足可以堵上任何方面的嘴。延安那个黄毛小子,不管再能打,与少帅的资历和在东北的声望,根本就无法相比。而那几个虽说是东北军出身,但是实际上也已经中央化的军,也便于中央控制。
这位瘸了一条腿的国防最高委员会中央设计局长前边的建议,可谓是相当符合那位重庆第一人的胃口。对于这个建议,想都没有想的便同意。并立即指示行政院,马上拿出适合的人选。在选出人选之后,立即向美国大使以及重庆八办通报,同时在全国的报纸上公布。
但是对于放少帅和东北军回东北的建议,却是脑袋摇的像是一个拨浪鼓,想都没有想的便直接否决了。开什么玩笑,放虎归山的事情,岂能一做再做?那位少帅还是让他继续在贵州读书和钓鱼吧,去东北的这件事情还是免谈为好。
在东北新成立战区可以考虑,但是放少帅和东北军回东北想都不要想。那几个军虽说已经中央化了,即便是放出少帅,他也不见得能够指挥的动。但让他们返回东北,又天高皇帝远,谁能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样的改变?
别忘了,那几个军长可还是东北军出来的。而那位少帅对于这些高层的影响,绝对非短时间可以肃清的。一旦他们与延安联手,那么无异于放虎归山不说,反倒是增强了延安在东北的影响力。
在重庆东北军出身的元老,以及东北籍服从中央的军政官员那么多。并非是挑不出来其他人,干嘛非得放他回去?在狠狠的瞪了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之后,这个议题连讨论一下都没有,便直接将这个议题直接否决了。
这场军事检讨会议,开的即漫长又拖沓。但在这几条定下来之后,其余的问题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。对于某些在战场上相当不思进取的将领,最多也就是骂上一顿之后,该怎么用还得怎么用。
当然以这位老先生,每一次开军事检讨会,多多少少都有倒霉人的性格,这次会议也不是没有倒霉的人。那位以一个师的兵力,固守常德近半个月的时间,一个整编师打的只剩下三百人的常德守军师长。
因为在守军已经拼光,援军又迟迟不至的情况之下,无奈突围而被批捕。至于其他的救援不利的将领,也有几个背了处分或是撤职留任的。当然真正倒霉的,只有那位因为没有死在常德的守军师长。
第1903章 按住脉搏的人
不知道是杀鸡骇猴,还是真的为了严肃军纪。一向对自己的天子门生极其宽大,无论对战局影响再大,最多也就换个地方当官的这位老先生,这次也丝毫没有的留情。虽说并非没有先例,但也极其罕见的将板子打向自己的黄埔学生。
就连战区司令官求情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,固守常德的这位师长,依旧被从重从快的判了两年徒刑。至于表面上的原因,是未接到上峰的命令便突围而出。实际上的原因,则根本就没有这么简单。
其实最根本的原因,并不是常德丢不丢的问题,也不是守了多长时间的问题,更不是无令而突围的原因。毕竟这个师长在常德防御的问题上,也算是相当的尽到责任了。而且自七七事变以来,只要日军想要进攻的话,国军从来就没有守住过任何一个城市。问题的根子,并不是出在这里。
之所以坚持处罚的原因,主要是这个师长的运气太背了,常德丢失的时间也有些过于凑巧。常德失守的时候,这位老先生正作为中国政府元首,在开罗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。对于第一次作为中国国家元首,出席如此重要的会议自然是很重视。
这个时候常德的丢失,无疑让他很是没有面子。也正是这个原因,他才坚持要处理这个师长。尤其还是在那个英国大肚子首相,对中国人一脸看不起,很多事情压根就不与他谈,压根就没有把他当成大国领袖的情况之下。常德这座战略重镇的丢失,无疑真的很让他很难堪。
不过这个结果虽说冤了一些,但与前年第二次长沙会战之中,他在七十四军的那位在战前请假回家结婚。接到战役打响的电报,刚一返回却正赶上所属部队被日军骑兵冲垮。战后被直接逮捕,连申辩的机会都不给。便被直接枪毙的同僚相比,还算是相当的幸运。
有了一个倒霉蛋,震慑一下各方诸侯也就足够了。至于其他的人心中存没有存什么私货,也就没有办法追究太多。要是真的从根子上开始追究战败的责任,恐怕六、九两个战区,甚至重庆高层,牵扯的人就太多了。这么大的牵扯面,追究责任的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。
此次作战检讨会,除了敲定了大致的方针之外,对于各方面的诸侯并未过于追究太多的责任。参加此次作战会议的各方面大员,心中都松了一口气。当然除了那位一战区现任司令长官心中不满,以及苦守常德的那个师长,成了最终的替罪羊之外,别人也算是皆大欢喜。
二战区的那位山西王,虽说也不得不参战,但是却捞取了大量的好处。之前补充一向抠的很紧的军政部,这次一次就给拨了三万的新兵。给他的晋绥军,每个军都拨发了一部分国造迫击炮和轻重机枪。即便有些不满意,但收了这么多的好处,之前的不满也就烟消云散了。
至于对运城以及晋南中条山区的反攻,既然调配的中央军归自己指挥,那么怎么打还不是由自己说了算。这位与那位重庆第一人,在政坛和战场上斗了十几年,对于自己的这位对手兼盟友,可谓是知根知底。他很清楚,人家是不会将中央军交给自己指挥的。
自己这个二战区司令官所谓的全权指挥,能指挥的只不过还是自己的晋绥军。人家到时候,肯定会给自己派上一个前敌总指挥,来指挥中央军的。到时候自己还是从善如流,让八战区的那位副司令长官,带着他的中央军在前面卖命。
自己还有自己的那点老本,敲敲边鼓也就罢了。反攻成功那自然是皆大欢喜,如果失败了,责任也还轮不到自己来背。到时候还是让那位肯定会担任这个前敌总指挥的,八战区的那位天子第一门生,去背这个黑锅吧。
这位老兄的算盘,打的是贼精。只不过他的那位盟友和对手,也不是简单的人物。他想的是什么,人家也不见得想不到。既然此次这么大方,给了这么多的装备和补充,他的二战区到时候真的想出工不出力,恐怕就由不得他了。
大致的事情既然已经敲定,重庆这次所谓的军事检讨会,也就到了散会的阶段。至于参加会议的各方面诸侯,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,恐怕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。但不管怎么说,此次那位最高当局冒着多面作战的风险,在晋西南与豫东、豫北发起反击,可谓是决心相当的大。
不过在开完军事会议之后,这位最高当局自己没有出面。立即派那位军政部长出面,与控制着美国援华物资分配大权的那位美国陆军中将谈判。要求美国方面立即增加援助装备的数量,以保证此次反击战的顺利进行。
倒不是他自己不想亲自出面,而是眼下的他已经与那位美国陆军中将,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。见面除了吵架,就没有求同存异的时候。认为与那个粗鲁的美国老牛仔吵架,实在有失他大国领袖风范的他,还是派出了军政部长与其谈判。
开什么玩笑,他是中国的最高领袖。谈判的对象,应该是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。而不是在这里,与一个美国陆军中将没完没了的扯皮和吵架。派出军政部长与其谈判,这才叫做对等谈判。
至于要求的装备,则从轻武器到火炮,从卡车到坦克,从战斗机到轰炸机,拉了长长的一张清单。其中步枪的数量,就达到了十五万支。再加上两万挺轻机枪,林林总总达一千门的火炮。数量之巨大,差点没有把那位美国陆军中将给噎的翻了白眼。
重庆方面态度很强硬,这是你们美国人之前答应的,却始终没有做到的。眼下我要发起全线反击,你们应该给予补足。可那位将本应该给重庆的援助,都给了英国人和浪费在缅甸、印度的陆军中将,上哪儿去满足这么巨大的胃口去?
经过几番争执与争吵,再加上华盛顿居中的协调和点头。最终美国人答应,在一个月之内运到一万支卡宾枪、五万支步枪,三千支汤姆逊冲锋枪,五千挺加拿大制造的布伦轻机枪。外加给了七十门的一零五榴弹炮,以及一部分战防炮和二百门七五山炮。
同时在三个月之内,在给一百二十架战斗机和五十架b二十五型轰炸机,再给一批军工器材以及军工原料。并答应考虑提供b二十四大型轰炸机,以及在四四年上半年的援助之中,将答应的第一批三十九个美械师所需装备补足。
英国人最终也答应给了一个炮兵团的二十五磅榴弹炮,以及一部分的司登冲锋枪。一向对中国人吝啬异常的英国人,此次大出血可真的是不容易。尽管这批装备大部分抵达的时间,已经是战役打响之后。但还来拖拖拉拉的不管怎么说,还是按时的运到了。
只是参加这次所谓军事检讨会的各方面诸侯,谁都没有想到。担任此次会议速记的那位样子清秀的女人,手中的笔此时不仅在飞速的记录着会议纪要。同时在脑袋里面,也不断的在重复着笔尖上的记忆。
这边的军事会议刚一结束,为选派去北平和东北的人选,各方面的势力还在明争暗斗与扯皮。重庆还没有和美国人以及八办交涉,所有相关的情报,便已经在第一时间送到了延安。对于重庆此次传回来的情报,延安也异常的重视。
虽说对于重庆方面的反攻作战,延安并无太多的担心。但是关于委派北平以及东北行政长官的事情,却是让中央多少有些措手不及。中央一边将情报通报给老总,一边将整个形势可能会出现的变化,在第一时间通报给此时已经赶到任丘县城的杨震。
中央在电报上,叮嘱杨震视战场形势的变化,尽可能的在不影响战局进展,不冒进的情况之下,适当的加快战役的进程,以避免给其他方面插手的机会。如果重庆出兵豫东、豫北,那么要尽可能避免与之发生冲突。
接到中央的通报之后,正在根据形势的发展与变化紧张军事调整部署,却并不知道担任此次会议记录的那位美女速记员,就是后世被称之为按住重庆第一人脉搏,抗战期间中央安插在重庆内部最出色特工的杨震,却在暗自惊叹中央的情报居然如此的灵通不说,而且效率如此的高。
重庆方面如此重要和秘密的军事会议,那边的决心刚一下来,这边就已经获得了其大致的部署与方案。这种情报效率对于任何一次的军事行动来说,无疑对于指挥员准确的判断与把握整个战局的发展态势,起到了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。
不过除了惊叹中央的情报系统灵敏度之高之外,杨震对于重庆方面准备在豫东发起反击的部署,到是并没有太过于在意。因为杨震认为,想要趁着华北日军注意力,都集中在冀中的时候,在华北战场上捞一把的重庆方面。
选择这个时候发起反击,结局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。眼下在华北战场,表面上看的确是其反击的最佳时机。但是这个时机,最多也就适合山西战场。至于豫东和豫北战场,恐怕就很难说是一个好的时机了。
尽管可用的情报不是很多,但是杨震以在战场上养成的直觉,敏锐的察觉到,日军调动的援军,绝对不会只有当面的这么多。他们的后续援军,不仅还会有,甚至已经有可能在路上,或是说已经接近中国沿海。
而从眼下整个中国战局来看,关东军那里虽说形势有些紧张。但是与当面的抗联,你来我往打的虽说很热闹,但那只是表面的现象,形势发展还是相当的平缓,至少眼下还看不出来有大规模的增援的需要。
至于其他的华中和华东战场,一个中国方面还是以守为主。一个大家刚刚热战一把,都在蹲下来舔舐伤口,双方都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动作。杨震可以肯定,如果日军继续增援中国战场,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,那就是现在唯一进行大战的华北。而作为冀中战场的大后方,豫北和豫东,必然是日军重点控制的区域。
第1904章 没有什么可担心的
第一战区这个时候选择出兵收复豫东,不仅很有可能会遭遇到日军新增援的兵力,甚至还有可能反倒是将日军的反击重点,从抗联身上拽到他们自己的身上。除非他们调动一切的精锐参战,否则很有可能会偷鸡不成,反倒是蚀把米。
这个结果并不是杨震自己那里没有任何根据,只是凭借胡猜乱想,而胡乱判断出来的。而是从整个亚洲与太平洋战场的整体战局,眼下的形势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做出的预判,以及对重庆方面的了解,而得到的答案。
现在眼下的东南亚战场,并无任何的大战。美国人的反击,主要还是集中在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之上。在东南亚战场,除了在印度战场以及滇西战场,眼下战火正炙之外,其余的无论是荷属东印度群岛,还是其他战略方向都相当的宁静。
而东南亚本地那些不仅没有将日军视为入侵者,反倒是将其视为解放者的英法荷前殖民地居民。自身的进行抵抗运动虽然不能说没有,但也几乎可以说忽略不计,根本就无法起到任何牵制日军的作用。
反倒是趁机组建的各种所谓的军队,相当缓解了控制被占领区的治安等方面的压力。可以说眼下驻法属印度支那与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日军,是整个日军体系之中,日子过的最舒服的一部分,而且军事压力也最小的一部分。
眼下北非战场虽然已经落幕,但已经登陆意大利本土的英军,与其英属各个殖民地军队的精锐,重点还是始终欧洲战场。至于亚洲战场上的部分精锐,眼下都集中在印度战场。只要印度还在打,亚洲战场上的精力有限的英军,就顾及不到东南亚。
澳军的主力,眼下也被牵制回了澳大利亚。至于美军,除了在澳大利亚战场上投入大量的兵力,照应自身实力不足的澳大利亚军队,以及部署在印度战场上部分之外。剩余的还在西南太平洋与中太平洋,慢吞吞的玩着跳岛的战术。
更何况美军与英军一样,重点还要放在欧洲战场。眼下陷入僵持的意大利战场,让美国人在亚洲战场,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精力。而在印度方面陷入僵持的战局,也牵扯到了美军太多的精力。
短时间之内,美军是没有进攻东南亚的能力,尤其是日军布放的重点荷属东印度群岛。亚洲与欧洲战场有着相当大的不同,亚洲战场以海军为主,太平洋战场又是以岛屿争夺战为主,无论是后勤方面还是战场的局限性,都摆不了太多的兵力。
而在欧洲战场上,与实力和装备都远超过日本陆军的德军作战,才真正是硬碰硬的大战。所以重心在欧洲战场的美国陆军,在太平洋投入的兵力会很有限。而单靠海军陆战队,是没有能力多方面同时发起攻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