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举之家有考生_分卷阅读_4
李家大伯似乎没有想到这里面居然还有自己的事儿,他的手抖了一下,浑浊的目光看了李雁回良久,最后,才沉默的点了点头。
大伯娘就坐在大伯不远处的椅子上,见丈夫竟然同意去找相熟的木匠,激动得绣花针扎到手都不感觉到疼。三年了,丈夫终于又愿意接触和木工有关的事情了。
“还得麻烦大伯监工,务必要做得和爹爹画儿上的一模一样。”李雁回又给大伯找了个活。
这一回,李家大伯点头的速度明显比刚才快了。
“可是现在外面这么冷……”,李奶奶面色忧虑。
昨天还下小雪呢,这么冷的天,若真是在外面住上几天,非冻病了不可。
“在东屋吧!东屋没人,是有些凉,可是又比外面强多了。”
说话的是李雁回的小叔。
东屋预备给小叔做新房的。虽然家里还没有为小叔订下人家,但屋子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。因为平时也没人住,因此,一向是不怎么烧的。只有怕冻坏了房子,才偶尔会烧一下。因此,比较寒冷,但比外面那是要强上很多了。
倒是一个很适合的地方。
毕竟二月的天气绝对不会比现在热到哪儿去,倒是和东屋的温度应该差不多。
只是一开始,不能直接就这么冷,还是得让老爹慢慢适应。
“所以每天还是要烧一次的……”,李雁回说。
“这交给我!我来烧!”,小叔为能抢到活而开心不已。
另外,老爹的营养问题也得重视起来。不过,这个话题不适合现在说。
唉……算了,饭要一口一口吃,事情也要一件一件来。
第一件……就是先让老爹把考棚画出来。
众人领了活,就各忙各的去了。李灵芝和二伯娘又不知躲到哪个角落里去偷懒了。李爹则转身去了书房,所有人都在等他的这张画纸呢,他可耽误不得。
虽然,李爹也不知道这个监考棚能否帮助自己,但是……雁回说的对,总要最后试一试才甘心。
李爹在书房聚集会神的画考棚,李雁回也没闲着,她钻进了厨房。
早上的那顿饭,让李雁回终身难忘,偶尔吃一次可以,若是天天吃,李雁回只觉得眼前发黑。再加上她老爹瘦得那样,也需要营养。她得想想弄点什么吃的,给李家人改善一下伙食。
走进李家厨房,最先印入眼帘的就是两个传统的火灶,土灶上面有着很明显的烟熏火燎的痕迹,每个灶上都有一口大锅,盖着厚重的木制锅盖,还微微冒着热气。里面应该是温着的热水。
李雁回试着拿起锅盖,发现吸了水汽的木制锅盖沉得简直无法想像,她只好用推的,才勉强推开了一条缝。
这具身体真的需要锻炼了,一个锅盖就让她累得气喘吁吁的,简直就是个渣儿!
农村的大铁锅真的很深,借着水汽,李雁回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。将锅盖推上,李雁回满厨房的找了起来。半缸杂粮、半袋黄豆、一小堆白菘、半盆杂粮馍馍、一小袋子干萝卜条、半串干辣椒、半缸大酱……调料也只有盐……油就只有一丁点儿荤油,真的是一丁点儿,只有手指甲盖那么大,在油罐里可怜巴巴的……
而满屋唯一的肉食就是一包用油纸包裹的小鱼干而已。
太穷了。
李雁回又叹了一口气。
一个农家若是想要供出一个读书人,真的是千难万难,刮油吸髓一般。
李老爹五岁入私熟,每年的束脩就是得三两银子,再加上四季节礼、两寿礼,一年总共得六两银子。这些还没有算笔墨纸砚所耗的花费,而这些才是大头,如果上这些,李老爹一年得花费二十两银子。
而李老爹读了十三年,李家将近花费近三百两。
这对李家来说,不得不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。原本李家也是有近几百亩田地的殷实人家,可是为了供李老爹读书陆陆续续都卖了出去,现在就仅剩下几十亩薄田了。
在这种情况下,李家还咬着牙决定再让李老爹试一次,真的不容易。
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!
在古代如果底层的人想要改换门庭,那就唯有读书这一条路。这也是虽然供一个读书人很难,但每年的科举考试却还是有那么多寒门学子的原因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也就别想李家还能有什么好吃的了。
李雁回又翻找了半天,最后也没有再找到其它什么好东西。鸡蛋什么的,估计李奶奶早就已经锁在了厨柜里。最后,她决定做一碗萝卜黄豆小鱼干。
李雁回拿出两个粗瓷黑碗,又抓了一把萝卜干和一把黄豆分别放在两个碗里,从锅里舀了一瓢热水倒入两个碗中……她要泡一下萝卜干和黄豆。
将它们泡软,这样和小鱼干一起炖起来才好吃。
不过,要补充营养的话,也不能靠小鱼干,那才有多少油水?!李爹那么瘦,得慢慢补。最好是喝点骨头汤、鸡汤什么的,又有营养又好吸收。
只是,无论是骨头还是小鸡都得用钱来买才行。
这些钱,李雁回是不打算让李奶奶花钱的,不为别的,李雁回不想再节外生枝而已。
拿出钱来让李爹再考一次,已经是大伯、二伯和小姑最大的让步了,还想让他们拿出钱来给李爹增加营养,那是想都别想!
原主其实除了她亲娘留给她的嫁妆外,她还偷偷的攒下了几十两的私房钱,那是她做绣品的钱。
这些钱,李奶奶从来都不收的,让她自己攒着。在李奶奶看来,李雁回还这么小,手上都没劲儿,一个月能做几件绣活,
但是对于大房家的,无论是大伯母、还是梅姐儿做的绣活,她都是要收上来七成的。
原主是个极其精明的,她卖绣品的时候总是和李爹一起。李爹一介书生怎么好意思进绣纺,都是在外面等的。所以,李雁回绣了什么、卖了多少钱,他一概不知。
李雁回也总是说,她身子太弱,精力有限,绣不了什么好的,顶多绣几方帕子,卖个十几文,买些香膏和零嘴用用。
但实际上,李雁回卖的最多的不是帕子而是荷包。她的绣活十分的漂亮,虽然因为年龄小,还不能尽展苏氏针法的精髓,但只是寥寥几笔,也足以笑傲整个清水县了。
一个荷包,她可以卖上五十文。
每次卖完后,她总是会拿出一些给李奶奶买点不值钱的小玩意,来讨得李奶奶的欢心。剩下的她就给自己偷偷买些糕点,再剩下的就都自己攒了起来。
李雁回盘算着,时间不等人,李爹还有一个月就要考县试,她没时间赚钱给李爹增加营养了,只能先动用这笔私房了,等日后,她赚了钱了,再给她补回去。
不管怎么说,这钱也是人家原身一点一滴的攒起来的,万一哪天李雁回又突然回来了,她可不想被人家骂小偷。
虽然,她也知道李雁回很有可能是回不来的。
整理好了下一步的思路,李雁回拍拍手上的灰,黄豆和萝卜干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泡好的,她决定去看看李爹画得怎么样了……说实在的,她对古代的考棚很好奇啊。
……
第5章 书生谢越彦
“爹,你的考棚画好没?!”,李雁回手里端着一壶热茶,一边问一边推门而入。
门推开后,李雁回傻了。
什么时候李爹的书房里多了一个外男?!
一眼扫去,俊美的侧颜,站得很随意,然而看起来却有种说不出的光华气韵收敛其间。此时他正抬首,向她颔首示意,薄唇微勾,眉眼带笑,端得是一位让人赏心悦目的谦谦君子。
电光火石间,李雁回想起来了,这是隔壁的书生谢越彦。
和他爹一样也是书生,今年刚刚十六岁,二月份也要一起下场考童生的。
谢越彦自幼聪慧至极,在读书上颇有天份,是李夫子心头第一得意的学生,直言此子日后不可限量。
学问好、人又极是温柔谦和、乐于助人,因此,谢越彦在村里的人缘非常好,简直可以说是是她们新柳村响当当的一枝村草。不知多少大姑娘芳心暗许,将他当成如意郎君。这里面也包括李家的小姑李灵芝以及李雁回附身的这个原身。
原身虽然心比天高,一心想当官家小姐,日后嫁入高门。可是在李爹屡试不中的情况下,她也就渐渐的将目光放在了潜力股谢越彦的身上。
李爹是爱书之人,爱好也非常的杂,当初她娘下嫁之时,为了投其所好,买了许多的书当嫁妆。以至于李爹的书房非常的大,满满四面墙全都是书,各种书籍都有……最多的还是科举用书,像是什么四书五经注解、各种名师大家注解之类的;也有一些游记话本、农田水利方面的书;甚至一些孤本古籍都有……
其实若真论起来,李家最富有的人应该是李爹。
他这满满一书屋的书,其价值不下几千两。
不过,李老爹可从没有想过要卖掉他的这些宝贝书,这些书都是他的珍宝。
卖掉读书人的书,就和革掉他们的命没什么两样。
因为李爹书多人好,因此,隔壁的书生谢越彦总爱上李爹这里借书。一来二去的,就被李雁回给盯上了,经常有事没事儿的出现在谢越彦的面前,找各种借口和谢越彦搭话。
原身还觉得自己做得天衣无缝,但就现在的李雁回看来,简直羞得脸都要红了,无地自容。
太直接!
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,明晃晃的挂在脸上!偏偏她自己还自我感觉良好!
也不知道这谢越彦有没有发现原身的小心思。李雁回心里暗暗祈祷这谢越彦就是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,对些女儿家的心思一概不知才好。
胀红了脸,李雁回手忙脚乱的就想要带上门退出去。
“雁回?!我画好了,你来看看!”
李雁回想退,可李爹却非常热情的招呼李雁回进去。
这就很尴尬了……
李雁回的脚抬在半空,收也不是、退也不是。她抬眼向谢彦望去,却见谢越彦的目光重新落回手中的书上,似是外物的一切都不入心的入定模样。
李雁回心里偷偷的松了一口气。
是原主喜欢你的,不是我喜欢你的……
给自己做好了心理疏导,李雁回收回目光,大大方方的抬步迈进,将茶壶放在了书桌上,也不看谢越彦,就站在李爹的身后‘欣赏’起了李爹的“大作”。
还别说,李爹画得还真不错。
虽然只是黑白的水墨画,但是,相当的逼真。至少,李雁回看到这个考棚后,就对该如何在家里盖考棚,心里有点数了。只是……
“爹,你画的这个考棚……”
李雁回咬了咬嘴唇,不知该不该说。
“怎么了?!可是有什么不妥?!”,李爹疑惑。
“不是!我就是觉得爹你画的这个考棚太新了。县里的考棚怕都是残破不堪的吧……”,李雁回指着李爹画的考棚说道。
李爹画的这个考棚也太……结实了,他们县不算穷县,但县里的考棚可是十多年没有翻新过了,会有这么好吗?!会不会是残破不堪的会漏雨什么的?!
李雁回也只是有这个猜想,但她没见过真的,也只能眨巴着大眼睛巴巴的看着李爹,想从李爹那里得到她这个猜测是否正确的印证。
结果,她看到李爹清瘦的脸上浮现出了茫然的表情。
什么情况?!李雁回一脸懵。
“咳……爹一到考场就……,只记得考棚应该是这个样子的,但具体是不是残破不堪的……”,李爹吃力的回想,可无论怎么想,考棚的模样都像是蒙上了一层白纱一般,朦朦胧胧,就是无法清晰的呈现在他眼前。最后,在李雁回不可置信的目光下,李爹将头扭向了谢越彦,求助道:“谢家小弟,你可知否?!”
这下李雁回不看谢越彦也不行了。
谢越彦闻言从书中抬起头看向他们,明显愣了一下,随后他笑着点点头,先将手中的书爱惜的放回书架,然后迈步来到李爹的书桌前,一股清淡的书香伴着谢越彦的走动飘到了李雁回的鼻间。
大伯娘就坐在大伯不远处的椅子上,见丈夫竟然同意去找相熟的木匠,激动得绣花针扎到手都不感觉到疼。三年了,丈夫终于又愿意接触和木工有关的事情了。
“还得麻烦大伯监工,务必要做得和爹爹画儿上的一模一样。”李雁回又给大伯找了个活。
这一回,李家大伯点头的速度明显比刚才快了。
“可是现在外面这么冷……”,李奶奶面色忧虑。
昨天还下小雪呢,这么冷的天,若真是在外面住上几天,非冻病了不可。
“在东屋吧!东屋没人,是有些凉,可是又比外面强多了。”
说话的是李雁回的小叔。
东屋预备给小叔做新房的。虽然家里还没有为小叔订下人家,但屋子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。因为平时也没人住,因此,一向是不怎么烧的。只有怕冻坏了房子,才偶尔会烧一下。因此,比较寒冷,但比外面那是要强上很多了。
倒是一个很适合的地方。
毕竟二月的天气绝对不会比现在热到哪儿去,倒是和东屋的温度应该差不多。
只是一开始,不能直接就这么冷,还是得让老爹慢慢适应。
“所以每天还是要烧一次的……”,李雁回说。
“这交给我!我来烧!”,小叔为能抢到活而开心不已。
另外,老爹的营养问题也得重视起来。不过,这个话题不适合现在说。
唉……算了,饭要一口一口吃,事情也要一件一件来。
第一件……就是先让老爹把考棚画出来。
众人领了活,就各忙各的去了。李灵芝和二伯娘又不知躲到哪个角落里去偷懒了。李爹则转身去了书房,所有人都在等他的这张画纸呢,他可耽误不得。
虽然,李爹也不知道这个监考棚能否帮助自己,但是……雁回说的对,总要最后试一试才甘心。
李爹在书房聚集会神的画考棚,李雁回也没闲着,她钻进了厨房。
早上的那顿饭,让李雁回终身难忘,偶尔吃一次可以,若是天天吃,李雁回只觉得眼前发黑。再加上她老爹瘦得那样,也需要营养。她得想想弄点什么吃的,给李家人改善一下伙食。
走进李家厨房,最先印入眼帘的就是两个传统的火灶,土灶上面有着很明显的烟熏火燎的痕迹,每个灶上都有一口大锅,盖着厚重的木制锅盖,还微微冒着热气。里面应该是温着的热水。
李雁回试着拿起锅盖,发现吸了水汽的木制锅盖沉得简直无法想像,她只好用推的,才勉强推开了一条缝。
这具身体真的需要锻炼了,一个锅盖就让她累得气喘吁吁的,简直就是个渣儿!
农村的大铁锅真的很深,借着水汽,李雁回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。将锅盖推上,李雁回满厨房的找了起来。半缸杂粮、半袋黄豆、一小堆白菘、半盆杂粮馍馍、一小袋子干萝卜条、半串干辣椒、半缸大酱……调料也只有盐……油就只有一丁点儿荤油,真的是一丁点儿,只有手指甲盖那么大,在油罐里可怜巴巴的……
而满屋唯一的肉食就是一包用油纸包裹的小鱼干而已。
太穷了。
李雁回又叹了一口气。
一个农家若是想要供出一个读书人,真的是千难万难,刮油吸髓一般。
李老爹五岁入私熟,每年的束脩就是得三两银子,再加上四季节礼、两寿礼,一年总共得六两银子。这些还没有算笔墨纸砚所耗的花费,而这些才是大头,如果上这些,李老爹一年得花费二十两银子。
而李老爹读了十三年,李家将近花费近三百两。
这对李家来说,不得不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。原本李家也是有近几百亩田地的殷实人家,可是为了供李老爹读书陆陆续续都卖了出去,现在就仅剩下几十亩薄田了。
在这种情况下,李家还咬着牙决定再让李老爹试一次,真的不容易。
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!
在古代如果底层的人想要改换门庭,那就唯有读书这一条路。这也是虽然供一个读书人很难,但每年的科举考试却还是有那么多寒门学子的原因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也就别想李家还能有什么好吃的了。
李雁回又翻找了半天,最后也没有再找到其它什么好东西。鸡蛋什么的,估计李奶奶早就已经锁在了厨柜里。最后,她决定做一碗萝卜黄豆小鱼干。
李雁回拿出两个粗瓷黑碗,又抓了一把萝卜干和一把黄豆分别放在两个碗里,从锅里舀了一瓢热水倒入两个碗中……她要泡一下萝卜干和黄豆。
将它们泡软,这样和小鱼干一起炖起来才好吃。
不过,要补充营养的话,也不能靠小鱼干,那才有多少油水?!李爹那么瘦,得慢慢补。最好是喝点骨头汤、鸡汤什么的,又有营养又好吸收。
只是,无论是骨头还是小鸡都得用钱来买才行。
这些钱,李雁回是不打算让李奶奶花钱的,不为别的,李雁回不想再节外生枝而已。
拿出钱来让李爹再考一次,已经是大伯、二伯和小姑最大的让步了,还想让他们拿出钱来给李爹增加营养,那是想都别想!
原主其实除了她亲娘留给她的嫁妆外,她还偷偷的攒下了几十两的私房钱,那是她做绣品的钱。
这些钱,李奶奶从来都不收的,让她自己攒着。在李奶奶看来,李雁回还这么小,手上都没劲儿,一个月能做几件绣活,
但是对于大房家的,无论是大伯母、还是梅姐儿做的绣活,她都是要收上来七成的。
原主是个极其精明的,她卖绣品的时候总是和李爹一起。李爹一介书生怎么好意思进绣纺,都是在外面等的。所以,李雁回绣了什么、卖了多少钱,他一概不知。
李雁回也总是说,她身子太弱,精力有限,绣不了什么好的,顶多绣几方帕子,卖个十几文,买些香膏和零嘴用用。
但实际上,李雁回卖的最多的不是帕子而是荷包。她的绣活十分的漂亮,虽然因为年龄小,还不能尽展苏氏针法的精髓,但只是寥寥几笔,也足以笑傲整个清水县了。
一个荷包,她可以卖上五十文。
每次卖完后,她总是会拿出一些给李奶奶买点不值钱的小玩意,来讨得李奶奶的欢心。剩下的她就给自己偷偷买些糕点,再剩下的就都自己攒了起来。
李雁回盘算着,时间不等人,李爹还有一个月就要考县试,她没时间赚钱给李爹增加营养了,只能先动用这笔私房了,等日后,她赚了钱了,再给她补回去。
不管怎么说,这钱也是人家原身一点一滴的攒起来的,万一哪天李雁回又突然回来了,她可不想被人家骂小偷。
虽然,她也知道李雁回很有可能是回不来的。
整理好了下一步的思路,李雁回拍拍手上的灰,黄豆和萝卜干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泡好的,她决定去看看李爹画得怎么样了……说实在的,她对古代的考棚很好奇啊。
……
第5章 书生谢越彦
“爹,你的考棚画好没?!”,李雁回手里端着一壶热茶,一边问一边推门而入。
门推开后,李雁回傻了。
什么时候李爹的书房里多了一个外男?!
一眼扫去,俊美的侧颜,站得很随意,然而看起来却有种说不出的光华气韵收敛其间。此时他正抬首,向她颔首示意,薄唇微勾,眉眼带笑,端得是一位让人赏心悦目的谦谦君子。
电光火石间,李雁回想起来了,这是隔壁的书生谢越彦。
和他爹一样也是书生,今年刚刚十六岁,二月份也要一起下场考童生的。
谢越彦自幼聪慧至极,在读书上颇有天份,是李夫子心头第一得意的学生,直言此子日后不可限量。
学问好、人又极是温柔谦和、乐于助人,因此,谢越彦在村里的人缘非常好,简直可以说是是她们新柳村响当当的一枝村草。不知多少大姑娘芳心暗许,将他当成如意郎君。这里面也包括李家的小姑李灵芝以及李雁回附身的这个原身。
原身虽然心比天高,一心想当官家小姐,日后嫁入高门。可是在李爹屡试不中的情况下,她也就渐渐的将目光放在了潜力股谢越彦的身上。
李爹是爱书之人,爱好也非常的杂,当初她娘下嫁之时,为了投其所好,买了许多的书当嫁妆。以至于李爹的书房非常的大,满满四面墙全都是书,各种书籍都有……最多的还是科举用书,像是什么四书五经注解、各种名师大家注解之类的;也有一些游记话本、农田水利方面的书;甚至一些孤本古籍都有……
其实若真论起来,李家最富有的人应该是李爹。
他这满满一书屋的书,其价值不下几千两。
不过,李老爹可从没有想过要卖掉他的这些宝贝书,这些书都是他的珍宝。
卖掉读书人的书,就和革掉他们的命没什么两样。
因为李爹书多人好,因此,隔壁的书生谢越彦总爱上李爹这里借书。一来二去的,就被李雁回给盯上了,经常有事没事儿的出现在谢越彦的面前,找各种借口和谢越彦搭话。
原身还觉得自己做得天衣无缝,但就现在的李雁回看来,简直羞得脸都要红了,无地自容。
太直接!
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,明晃晃的挂在脸上!偏偏她自己还自我感觉良好!
也不知道这谢越彦有没有发现原身的小心思。李雁回心里暗暗祈祷这谢越彦就是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,对些女儿家的心思一概不知才好。
胀红了脸,李雁回手忙脚乱的就想要带上门退出去。
“雁回?!我画好了,你来看看!”
李雁回想退,可李爹却非常热情的招呼李雁回进去。
这就很尴尬了……
李雁回的脚抬在半空,收也不是、退也不是。她抬眼向谢彦望去,却见谢越彦的目光重新落回手中的书上,似是外物的一切都不入心的入定模样。
李雁回心里偷偷的松了一口气。
是原主喜欢你的,不是我喜欢你的……
给自己做好了心理疏导,李雁回收回目光,大大方方的抬步迈进,将茶壶放在了书桌上,也不看谢越彦,就站在李爹的身后‘欣赏’起了李爹的“大作”。
还别说,李爹画得还真不错。
虽然只是黑白的水墨画,但是,相当的逼真。至少,李雁回看到这个考棚后,就对该如何在家里盖考棚,心里有点数了。只是……
“爹,你画的这个考棚……”
李雁回咬了咬嘴唇,不知该不该说。
“怎么了?!可是有什么不妥?!”,李爹疑惑。
“不是!我就是觉得爹你画的这个考棚太新了。县里的考棚怕都是残破不堪的吧……”,李雁回指着李爹画的考棚说道。
李爹画的这个考棚也太……结实了,他们县不算穷县,但县里的考棚可是十多年没有翻新过了,会有这么好吗?!会不会是残破不堪的会漏雨什么的?!
李雁回也只是有这个猜想,但她没见过真的,也只能眨巴着大眼睛巴巴的看着李爹,想从李爹那里得到她这个猜测是否正确的印证。
结果,她看到李爹清瘦的脸上浮现出了茫然的表情。
什么情况?!李雁回一脸懵。
“咳……爹一到考场就……,只记得考棚应该是这个样子的,但具体是不是残破不堪的……”,李爹吃力的回想,可无论怎么想,考棚的模样都像是蒙上了一层白纱一般,朦朦胧胧,就是无法清晰的呈现在他眼前。最后,在李雁回不可置信的目光下,李爹将头扭向了谢越彦,求助道:“谢家小弟,你可知否?!”
这下李雁回不看谢越彦也不行了。
谢越彦闻言从书中抬起头看向他们,明显愣了一下,随后他笑着点点头,先将手中的书爱惜的放回书架,然后迈步来到李爹的书桌前,一股清淡的书香伴着谢越彦的走动飘到了李雁回的鼻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