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读守则_分卷阅读_107
他先震惊道:“代王府的大公子怎么也——唉!”
他年纪很大了,拖拖拉拉地唏嘘了一阵,皇帝开恩给他赐了座,忍着没有催他。
镇国公自己感叹完了,得出的结论倒是很快,直接就道:“皇上,按宗法当传弟。”
一个姓陈的学士提出异议:“为何?大公子之弟崇仁郡王本为庶出,且已受封至外地,不当再参与代王府的承继才是。”
镇国公颤巍巍地摸了一把胡须,笑道:“道理是如此不错,但是陈阁老,老夫请教你,你为何称大公子为大公子,而不是代王爷呢?”
陈学士一怔,哑然失声。
方学士明白过来,立即道:“大公子既未封王,也未曾受封世子,爵位实际上仍在他父亲先世子那里,所以伦序当从先世子算起,大公子长兄既殁,就当由崇仁郡王进封!”
这听上去好像没多大差别,其实十分不同,打个比方,朱成锠如果有儿子,他的爵位首先就当传给长子,长子没了,便传于次子,而不是马上去给无后长子过继个血缘淡薄的旁支来,以旁支挤压亲子的生存空间。
这里面的关键点就在朱成锠到底有没有承爵,他如果受封,那爵位已经归属于他这一房,只在他这一房内流转,但他没有,爵位还在先世子身上,从先世子这一辈算起,朱成钧的继承权只在朱成锠本人之下,肯定高于他还没影子的嗣子。
诸学士日常参谋国事,对宗室里这些弯弯绕就有些闹不清楚,连皇帝先也没想到这一层,这时不由颔首:“镇国公老成持重,这理剖析得分明。”
其实皇帝原来就没什么兴趣给朱成锠挑选嗣子,只是他留着朱成钧在江西还有用处,不想轻动他,方犹豫了一下,命臣子讨论,如今讨论出这么个结果来,宗法为大,那是不必多说了。
人选定下来了,方学士问道:“皇上,如今是命崇仁郡王回赴大同,还是下旨进封?”
讨论出这个人选,也不一定就是要封的,只是欲压制住如今烂摊子般的代王府,必须在出身上足够,若这一层上差了,就算有些能力,也难叫同宗心服。
皇帝想了想:“拟旨召他回京,朕先见一见再说。”
**
抚州今年的第一场雪落下时,朱成钧接到了旨意。
秋果一惊一乍:“大爷死了?”
“春英动的手?!”
“召爷回大同?”
他在屋子里团团转,抒发不尽满腔的情绪,跑出去雪地里又转一圈,仰头望着漫天细碎雪花,大声感叹道:“天上除了会下雪,还会下横财啊!”
这种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坐享其成的感觉秋果还没有享受过,跑回屋继续感叹:“爷,这也太好了!怎么会有这种好事啊!”
朱成钧垂着眼睛,还在看圣旨,没说话。
秋果以为他没明白,强调:“爷,我不是说代王位,我知道爷不稀罕那个,我是说,嗯——”他挤眼睛,“我们要进京了,还要回大同,大同离京城很近!”
朱成钧仍不理他。
秋果迟钝地想起来应该对朱成锠的死表示一下惋惜,就夸张地叹了一口气道:“大爷还没到四十呢,就——唉,不过春英姐姐更可怜。”
他实在对朱成锠同情不起来,意思意思地说完就催朱成钧道:“爷,你说话呀。”
“说什么?”
“就——我们现在怎么办?”
“怎么办?”朱成钧终于抬了眼,反问他,“收拾东西还要我教你吗?”
秋果觑着他的表情,嘻嘻笑道:“爷,江西山水比大同好多了,我们当初费了好大功夫来的呢。”
朱成钧道:“哦。你喜欢,那你就留在这里。”
秋果原来想打趣他两句,但见他始终表情淡淡,看不出高兴,也看不出不高兴,他摸不准朱成钧如今的心绪,干干地便也不好独个再往下说了,转而道:“大爷没了,皇上召爷回去,不召二郡王,他知道了,可得气死了。”
过好一会,朱成钧才“嗯”了一声。
他这一声纯是勉强搭理了一下秋果,并不是真觉得气到朱逊烁有什么得意,秋果听出来了,再也没什么可说的,只好吐吐舌头:“爷,我不啰嗦了,我去叫人收拾行装!”
他哒哒跑远了。
朱成钧把圣旨放到桌上,出门走到廊下,负手看着细雪纷飞。
雪不大,下到这会儿,庭院刚刚开始覆白,地面,廊外的大缸,花盆,树木,无声地一点一点变色。
这样的场景,很容易让人的心情变得平静。
他看了很久。
**
五天后,朱成钧整装出发。
途径临川时,朱议灵哈哈大笑着出来替他送了行,他的喜悦之情实在掩饰不住,单从表象看,倒好像他有望进封亲王了似的。
再往上经东乡时,朱逊烁就截然相反,秋果说得不错,他快要气死了,从大同出事到旨意抵达抚州,中间不过一个月,来得太速度了,他完全没时间做手脚或是争取什么,唯一能出气的,就是当街把朱成钧拦住,劈头大训。
多少年的夙愿啊,到头来便宜到了他从没看到眼里的这个侄儿身上,他简直想到地底下把朱成锠都打一顿!
旁人是喜也好,怒也好,统统干扰不到朱成钧,他只是一片平静,待朱逊烁语无伦次地训累了,就命随从继续启程。
赶在年根底下,他带着浩荡的车队抵达了京城。
京城也在下雪。
北方的雪比江西要狂放多了,铺天盖地的,一脚踩下去,脚脖子都没半截。
展见星捧着高高一摞奏章,小心翼翼地在宫道上走。
给事中所以位卑而清贵,因为值房就在皇城内,与内阁相对,从这位置就可知其机要了。
这个官职除了承担御史的职责,纠劾百官之外,甚至有权封驳圣旨——实际驳不驳另说,这个权利是有的,凡内外章疏,必经六科。
她手里这一摞就是才从文华殿抱来要与同僚审看的。
雪积得太深,尚来不及扫,被官员们来来往往踩得全是脚印,有的地方化成水风一吹又结了冰,比雪里走着还危险,她就没怎么抬头,只是费力地从满怀奏本的间隙里去盯一下脚跟前的路——
“啊!”
她一心看路,却没留神到前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人,等她瞥见那袭玄色斗篷的下摆时已经晚了,心下一慌,脚下跟着乱了,踩到一片薄冰上,完全收不住势地往前撞去,前方的人很稳得住,动都没动,她独个儿把自己撞得七荤八素不说,奏本哗啦啦全摔雪里去了。
“对不住——”
展见星人也跌坐到了雪地里,她忙乱着抬头要道歉,然后,整个人怔住。
第122章
刺骨的寒意透过几层衣衫侵袭到了皮肤上, 展见星蓦然回神,忙跳起来,一边拍打着腰腿处沾上的积雪, 一边打招呼:“九爷。”
朱成钧拥着斗篷,手抄在里面, 眼睁睁瞧着她撞过来, 把奏本撒一地, 跌倒, 再爬起, 一直不言不动,直到这时,才终于挑了挑眉,出声道:“我又不是郡王爷了?”
两人因选妃事件倏忽冷淡下来以后,展见星就把对他的称呼改了, 一切都按官面上的规矩来,这一下重逢得突然,她没防备, 不自觉恢复了旧形容。
被点出来,她讪然着,又极力若无其事地躬身行礼:“下官参见郡王爷。”
朱成钧没说话, 目光从她半湿的袍摆,拱在面前冻得通红的手指, 微颤的身躯上一一掠过。
“郡王,皇上正等着您。”领路的内侍见他干站在雪地里, 也不叫给他行礼的给事中起来,小声含蓄地催促了一下。
“嗯。”
朱成钧抬了手。
片刻后,展见星有些挨不住,刚想抬头看看朱成钧的表情,头顶陡然一黑,一件斗篷劈头盖脸将她罩住,里面的狐狸皮毛还带着融融暖意。
她手忙脚乱地把斗篷拿下来,再抬头望时,朱成钧已走出去三四丈了,背影挺直,头也不回。
“……”
展见星看看斗篷,再看看还散在雪里的奏本,挣扎了一下,终于还是打消了追上去还给他的念头——她没时间耽搁啰嗦,再者,虽然反目,毕竟无仇,连他这点好意都不肯受,未免是她太孤介了。
她便蹲下,把斗篷摊开,匆匆把奏本往里捡拾起来。
**
乾清宫。
皇帝先前动了场气,本已转好的身体又虚弱下来,加上寒冬时节,乾清宫的保暖要比文华殿好一些,皇帝大部分的政务便都挪到了这里来做。
召见臣子,也多在这里。
朱成钧待通报过后,进去行礼。
“起来吧。”
皇帝蛮有兴趣地把他打量了一下,他上一回见到朱成钧,已是三年前的事了,当时对朱成钧的印象还算不错,但不深刻,只觉得他是随心所欲没事找事的无数个宗室里的一个。
这个堂弟是在人走到了江西以后,才把存在感刷了回来。
如果可以,皇帝并不想把他调离,诸藩之中其实不乏有能之人,但是他敢用可用的,屈指可数。
用朱成钧,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也不算用,因为朱成钧在江西是震慑宁藩,回大同是镇压本宗代藩,虽然两边都连着天下大势,但从他自身来说,所有的作为只在宗藩之内,与地方民政军政是干系不大的。
这么有限的发挥空间,朱成钧偏偏就是都能彰显出他的能力与重要性,而同时他还很安稳,没问皇帝讨过任何王庄护卫之类,这么一想,皇帝自己都有点过意不去起来。
朱成钧当初自己主动要求去江西,明说了喜欢那儿的气候山水,不过三年,他这么没商量地一封旨意就把人调回来,总得给点恩典。
“坐下说话罢。九郎,大同如今的情势,你可还清楚?”皇帝先问。
朱成钧安坐点头,道:“知道一点。瓦剌崛起,野心勃勃,大同防线告急。”
皇帝听得最后两个字,微微扬眉,道:“大同并未有失,为何告急?”
“如果只能守,不能攻,就是险了。”朱成钧道。
皇帝瞬间几乎失笑:“你口气倒大!”
但笑过以后,他不得不承认,朱成钧说得对。
先成祖在日,五征蒙古,远逐蛮虏,后来从先帝直到如今,休养生息,近十年太平无战事,四海现盛世之相,但是,曾经的敌人也借此时机整合壮大,重新变成了一大威胁。
这个问题不能说是谁做错了,成祖五征固然战功赫赫,但几乎把国库都打空了,继任者因此必须以文治天下,给百姓恢复元气的时间。
“那依你的想法,该主动出击,与瓦剌一战了?”
朱成钧想了想:“可以等一等,冬天不打仗。”
意思最晚开春,还是应该打。
皇帝不由点头,其实他也是这个心意,他是敢于御驾亲征打亲叔叔的人,怎么会畏惧个瓦剌?朝廷目前的国力,本也远强于瓦剌,不过战场上的事,究竟怎么样,还是得打一打才知道,再多的预测代替不了实战。
皇帝深为清楚这一点,他把朱成钧调回来,就是为将来一战做着预备,大同不能总是被动防守,长此以往对士气是一大伤害,那么既然要战,所有不利苗头就要尽早掐灭。
“朕旨意里已说了,因着你大哥没了,特调你回来约束代王府。”皇帝道,“你本宗这些人,个个胡闹得不像样,才又险些给朕捅了个大篓子。这不是个好办的差事,你觉得你成吗?”
他年纪很大了,拖拖拉拉地唏嘘了一阵,皇帝开恩给他赐了座,忍着没有催他。
镇国公自己感叹完了,得出的结论倒是很快,直接就道:“皇上,按宗法当传弟。”
一个姓陈的学士提出异议:“为何?大公子之弟崇仁郡王本为庶出,且已受封至外地,不当再参与代王府的承继才是。”
镇国公颤巍巍地摸了一把胡须,笑道:“道理是如此不错,但是陈阁老,老夫请教你,你为何称大公子为大公子,而不是代王爷呢?”
陈学士一怔,哑然失声。
方学士明白过来,立即道:“大公子既未封王,也未曾受封世子,爵位实际上仍在他父亲先世子那里,所以伦序当从先世子算起,大公子长兄既殁,就当由崇仁郡王进封!”
这听上去好像没多大差别,其实十分不同,打个比方,朱成锠如果有儿子,他的爵位首先就当传给长子,长子没了,便传于次子,而不是马上去给无后长子过继个血缘淡薄的旁支来,以旁支挤压亲子的生存空间。
这里面的关键点就在朱成锠到底有没有承爵,他如果受封,那爵位已经归属于他这一房,只在他这一房内流转,但他没有,爵位还在先世子身上,从先世子这一辈算起,朱成钧的继承权只在朱成锠本人之下,肯定高于他还没影子的嗣子。
诸学士日常参谋国事,对宗室里这些弯弯绕就有些闹不清楚,连皇帝先也没想到这一层,这时不由颔首:“镇国公老成持重,这理剖析得分明。”
其实皇帝原来就没什么兴趣给朱成锠挑选嗣子,只是他留着朱成钧在江西还有用处,不想轻动他,方犹豫了一下,命臣子讨论,如今讨论出这么个结果来,宗法为大,那是不必多说了。
人选定下来了,方学士问道:“皇上,如今是命崇仁郡王回赴大同,还是下旨进封?”
讨论出这个人选,也不一定就是要封的,只是欲压制住如今烂摊子般的代王府,必须在出身上足够,若这一层上差了,就算有些能力,也难叫同宗心服。
皇帝想了想:“拟旨召他回京,朕先见一见再说。”
**
抚州今年的第一场雪落下时,朱成钧接到了旨意。
秋果一惊一乍:“大爷死了?”
“春英动的手?!”
“召爷回大同?”
他在屋子里团团转,抒发不尽满腔的情绪,跑出去雪地里又转一圈,仰头望着漫天细碎雪花,大声感叹道:“天上除了会下雪,还会下横财啊!”
这种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坐享其成的感觉秋果还没有享受过,跑回屋继续感叹:“爷,这也太好了!怎么会有这种好事啊!”
朱成钧垂着眼睛,还在看圣旨,没说话。
秋果以为他没明白,强调:“爷,我不是说代王位,我知道爷不稀罕那个,我是说,嗯——”他挤眼睛,“我们要进京了,还要回大同,大同离京城很近!”
朱成钧仍不理他。
秋果迟钝地想起来应该对朱成锠的死表示一下惋惜,就夸张地叹了一口气道:“大爷还没到四十呢,就——唉,不过春英姐姐更可怜。”
他实在对朱成锠同情不起来,意思意思地说完就催朱成钧道:“爷,你说话呀。”
“说什么?”
“就——我们现在怎么办?”
“怎么办?”朱成钧终于抬了眼,反问他,“收拾东西还要我教你吗?”
秋果觑着他的表情,嘻嘻笑道:“爷,江西山水比大同好多了,我们当初费了好大功夫来的呢。”
朱成钧道:“哦。你喜欢,那你就留在这里。”
秋果原来想打趣他两句,但见他始终表情淡淡,看不出高兴,也看不出不高兴,他摸不准朱成钧如今的心绪,干干地便也不好独个再往下说了,转而道:“大爷没了,皇上召爷回去,不召二郡王,他知道了,可得气死了。”
过好一会,朱成钧才“嗯”了一声。
他这一声纯是勉强搭理了一下秋果,并不是真觉得气到朱逊烁有什么得意,秋果听出来了,再也没什么可说的,只好吐吐舌头:“爷,我不啰嗦了,我去叫人收拾行装!”
他哒哒跑远了。
朱成钧把圣旨放到桌上,出门走到廊下,负手看着细雪纷飞。
雪不大,下到这会儿,庭院刚刚开始覆白,地面,廊外的大缸,花盆,树木,无声地一点一点变色。
这样的场景,很容易让人的心情变得平静。
他看了很久。
**
五天后,朱成钧整装出发。
途径临川时,朱议灵哈哈大笑着出来替他送了行,他的喜悦之情实在掩饰不住,单从表象看,倒好像他有望进封亲王了似的。
再往上经东乡时,朱逊烁就截然相反,秋果说得不错,他快要气死了,从大同出事到旨意抵达抚州,中间不过一个月,来得太速度了,他完全没时间做手脚或是争取什么,唯一能出气的,就是当街把朱成钧拦住,劈头大训。
多少年的夙愿啊,到头来便宜到了他从没看到眼里的这个侄儿身上,他简直想到地底下把朱成锠都打一顿!
旁人是喜也好,怒也好,统统干扰不到朱成钧,他只是一片平静,待朱逊烁语无伦次地训累了,就命随从继续启程。
赶在年根底下,他带着浩荡的车队抵达了京城。
京城也在下雪。
北方的雪比江西要狂放多了,铺天盖地的,一脚踩下去,脚脖子都没半截。
展见星捧着高高一摞奏章,小心翼翼地在宫道上走。
给事中所以位卑而清贵,因为值房就在皇城内,与内阁相对,从这位置就可知其机要了。
这个官职除了承担御史的职责,纠劾百官之外,甚至有权封驳圣旨——实际驳不驳另说,这个权利是有的,凡内外章疏,必经六科。
她手里这一摞就是才从文华殿抱来要与同僚审看的。
雪积得太深,尚来不及扫,被官员们来来往往踩得全是脚印,有的地方化成水风一吹又结了冰,比雪里走着还危险,她就没怎么抬头,只是费力地从满怀奏本的间隙里去盯一下脚跟前的路——
“啊!”
她一心看路,却没留神到前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人,等她瞥见那袭玄色斗篷的下摆时已经晚了,心下一慌,脚下跟着乱了,踩到一片薄冰上,完全收不住势地往前撞去,前方的人很稳得住,动都没动,她独个儿把自己撞得七荤八素不说,奏本哗啦啦全摔雪里去了。
“对不住——”
展见星人也跌坐到了雪地里,她忙乱着抬头要道歉,然后,整个人怔住。
第122章
刺骨的寒意透过几层衣衫侵袭到了皮肤上, 展见星蓦然回神,忙跳起来,一边拍打着腰腿处沾上的积雪, 一边打招呼:“九爷。”
朱成钧拥着斗篷,手抄在里面, 眼睁睁瞧着她撞过来, 把奏本撒一地, 跌倒, 再爬起, 一直不言不动,直到这时,才终于挑了挑眉,出声道:“我又不是郡王爷了?”
两人因选妃事件倏忽冷淡下来以后,展见星就把对他的称呼改了, 一切都按官面上的规矩来,这一下重逢得突然,她没防备, 不自觉恢复了旧形容。
被点出来,她讪然着,又极力若无其事地躬身行礼:“下官参见郡王爷。”
朱成钧没说话, 目光从她半湿的袍摆,拱在面前冻得通红的手指, 微颤的身躯上一一掠过。
“郡王,皇上正等着您。”领路的内侍见他干站在雪地里, 也不叫给他行礼的给事中起来,小声含蓄地催促了一下。
“嗯。”
朱成钧抬了手。
片刻后,展见星有些挨不住,刚想抬头看看朱成钧的表情,头顶陡然一黑,一件斗篷劈头盖脸将她罩住,里面的狐狸皮毛还带着融融暖意。
她手忙脚乱地把斗篷拿下来,再抬头望时,朱成钧已走出去三四丈了,背影挺直,头也不回。
“……”
展见星看看斗篷,再看看还散在雪里的奏本,挣扎了一下,终于还是打消了追上去还给他的念头——她没时间耽搁啰嗦,再者,虽然反目,毕竟无仇,连他这点好意都不肯受,未免是她太孤介了。
她便蹲下,把斗篷摊开,匆匆把奏本往里捡拾起来。
**
乾清宫。
皇帝先前动了场气,本已转好的身体又虚弱下来,加上寒冬时节,乾清宫的保暖要比文华殿好一些,皇帝大部分的政务便都挪到了这里来做。
召见臣子,也多在这里。
朱成钧待通报过后,进去行礼。
“起来吧。”
皇帝蛮有兴趣地把他打量了一下,他上一回见到朱成钧,已是三年前的事了,当时对朱成钧的印象还算不错,但不深刻,只觉得他是随心所欲没事找事的无数个宗室里的一个。
这个堂弟是在人走到了江西以后,才把存在感刷了回来。
如果可以,皇帝并不想把他调离,诸藩之中其实不乏有能之人,但是他敢用可用的,屈指可数。
用朱成钧,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也不算用,因为朱成钧在江西是震慑宁藩,回大同是镇压本宗代藩,虽然两边都连着天下大势,但从他自身来说,所有的作为只在宗藩之内,与地方民政军政是干系不大的。
这么有限的发挥空间,朱成钧偏偏就是都能彰显出他的能力与重要性,而同时他还很安稳,没问皇帝讨过任何王庄护卫之类,这么一想,皇帝自己都有点过意不去起来。
朱成钧当初自己主动要求去江西,明说了喜欢那儿的气候山水,不过三年,他这么没商量地一封旨意就把人调回来,总得给点恩典。
“坐下说话罢。九郎,大同如今的情势,你可还清楚?”皇帝先问。
朱成钧安坐点头,道:“知道一点。瓦剌崛起,野心勃勃,大同防线告急。”
皇帝听得最后两个字,微微扬眉,道:“大同并未有失,为何告急?”
“如果只能守,不能攻,就是险了。”朱成钧道。
皇帝瞬间几乎失笑:“你口气倒大!”
但笑过以后,他不得不承认,朱成钧说得对。
先成祖在日,五征蒙古,远逐蛮虏,后来从先帝直到如今,休养生息,近十年太平无战事,四海现盛世之相,但是,曾经的敌人也借此时机整合壮大,重新变成了一大威胁。
这个问题不能说是谁做错了,成祖五征固然战功赫赫,但几乎把国库都打空了,继任者因此必须以文治天下,给百姓恢复元气的时间。
“那依你的想法,该主动出击,与瓦剌一战了?”
朱成钧想了想:“可以等一等,冬天不打仗。”
意思最晚开春,还是应该打。
皇帝不由点头,其实他也是这个心意,他是敢于御驾亲征打亲叔叔的人,怎么会畏惧个瓦剌?朝廷目前的国力,本也远强于瓦剌,不过战场上的事,究竟怎么样,还是得打一打才知道,再多的预测代替不了实战。
皇帝深为清楚这一点,他把朱成钧调回来,就是为将来一战做着预备,大同不能总是被动防守,长此以往对士气是一大伤害,那么既然要战,所有不利苗头就要尽早掐灭。
“朕旨意里已说了,因着你大哥没了,特调你回来约束代王府。”皇帝道,“你本宗这些人,个个胡闹得不像样,才又险些给朕捅了个大篓子。这不是个好办的差事,你觉得你成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