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分卷阅读_706
大家用希冀的眼神看向努哈儿,后者虽然心里有想法,却表现的很愤怒,“就算只是一块小平原,那也是我们匈奴的地盘,寇骁敢占我们的地盘,就要做好被铁骑踩成肉泥的准备!”
一夜过后,西北军的使臣来到了匈奴驻扎的军营,带来了寇骁亲笔手书的协议书,上面写着:只要匈奴退兵,将西北军占领的地方划归大燕所属,那么他们也将停止脚步,绝对不踏入草原一步,除此之外,大燕和匈奴可以继续保持友好的双边贸易关系,大燕已经准备好了数百辆车的粮食,只要匈奴退兵,这些粮食立即会被送入草原,供百姓们安然度过寒冬。
已经是下雪的季节了,再过十天半个月,也许草原就会被大雪覆盖,这样的气候,不管是西北军还是匈奴兵都不会想动兵的,何况匈奴兵的粮食有限,除非他们能到大燕境内掠夺粮食,否则十几万大军就要饿肚子了,到时候可是连草根都挖不到的。
王先生着急地说:“大王,不能答应他们,这是他们的阴谋诡计,一旦被他们占领了匈奴的领土,必定会助长他们的气焰,等他们兵强马壮,一定会继续攻打我们的!”
有将领哈了一口气,不乐意地说:“为何要等他们兵强马壮,只需要给我们一年时间休养生息,明年这个时候,我们一定能将失去的领土抢回来!到时候,一定要让他们见识匈奴铁骑的厉害!”
其他将领纷纷附和,“是啊,大王,今年已经这个时节了,他们已经开始建围墙了,只要他们不出来,我们想攻进去很难,我们粮食不够了,抢不到大燕的粮食,我们只能抢自己人的牛羊,到时候,您刚统一的王庭必定又会四分五裂了。”
这话说进了努哈儿的心坎里,他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是万万不舍得放弃到手的王位的,而且现在匈奴内部还不够安稳,各部族依然有奋力反抗的旧部在闹事,如果全力攻打大燕,后方必定不安稳。
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证实了,下午,有斥候兵急忙来报,发现一支骑兵正迅速朝王庭靠近,人数约两万,看装束是大燕的兵马。
“什么?西北军有动静了,为什么我们的人没发现?”
负责监督西北军的将领立即汇报说:“大王,我敢用项上人头担保,西北军绝对没有动过上万的人马,这支骑兵会不会是从其他地方来的?”
那斥候兵喘匀了气息,继续说:“从旗子来看,似乎不是西北军。”众所周知,西北军挂的是“寇”字大旗。
“是谁的兵?”努哈儿瞪着眼问。
“似乎……似乎是大燕京城来的。”
“不可能!那边从来没对匈奴出过兵。”
王先生想了想,说:“也不是不可能,听说京畿营练了一支骑兵,刚好就是两万人,如果是他们来了,很正常,骑兵速度快,最适合在草原行动,我们后方空虚,他们这是要掏了我们的老底啊!”
努哈儿焦急地走来走去,很快做了决定:“才两万人而已,本王要他们有去无回!分一半人回防,务必将这支骑兵全歼在草原!”
“遵命!”
匈奴兵的调动很快就被寇骁得知了,他大手一挥,三支兵马趁夜出营,准备给回防的匈奴兵一个致命打击。
第369章大胜
匈奴集合的军队人数在十五万左右,不过据寇骁查实,其中正规军恐怕不足十万,剩余的都是临时拉来的壮丁,凑数的。
不过匈奴的普通百姓也不能小觑,他们一般骑术了得,力大无穷,对上西北军的正规军也未必会输,不过没有训练过的士兵,再强也强的是个体,他们不擅长配合,甚至连基本的军人观念都没有,寇骁原本只打算守着自己占领的地盘不让匈奴人夺走就行,现在却改变想法了,他要给匈奴人致命一击,让他们往后数年甚至十数年都不敢再南下一步。
寇骁召集将领们临时开了个会,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众部下,不少人心里的想法就是:寇将军疯了!
“将军,咱们的人数确实多于匈奴,但战斗力还是有差的,您不能用一比一的比例来判断,何况这是在草原上,没有城墙作为阻挡,面对面冲锋,我们根本不可能赢过匈奴兵。”说话的是姚启雄的小儿子,年纪也快三十了,是他众多儿子中唯一还算有点本事的,这次姚启雄没来,就让自己这个小儿子领了一支万人的队伍,千叮万嘱,只要听寇将军安排即可。
但年轻人的想法并非如此,寇骁年纪比他还小,就算掌控的西北军又如何,他一样是个外来人,哪里比得上他们了解匈奴?
立即有其他将领附和:“确实如此,廖将军这话并非怯弱,也并非危言耸听,将军没有在西北打过仗,不知道匈奴人的厉害,单打独斗,一比五不在话下,而且我们还出了大燕边境,在这辽阔的大草原,他们才是天生的雄鹰。”
寇骁听完西北将领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诫,并没有动怒,而是跟他们讲明如今的形势,“本将军不是让大家去送死,也不是要把匈奴人赶尽杀绝,占领大草原,只要在他们过来时给他们迎头一击,取得一次大胜即可。”
“将军希望取得个不世功勋,这想法我们理解,我们在西北多年,比您更希望灭了匈奴人的威风,可一旦交手,胜负难分,就算这一战侥幸胜了,匈奴人必定怀恨在心,到时候,咱们可就要面临源源不断的反击了。”姚建平反驳道。
这次不等寇骁回话,姜秋明先顶了回去,“姚小将军是否忘了,匈奴后方还有我们的人,他们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组织反击战,等回防的兵士中埋伏的消息传过来,他们肯定要撤退的,等他们回到王庭,我们的兵马也回来了,还用怕他们再来一次反击?”
“军师的话听着是很有理,但您想的也太美好了,您怎么能肯定,我们去设伏的将士一定能打匈奴兵一个绰手不及?又怎么能肯定京城来的那两万人马能给王庭造成威胁?假如他们输了呢?到时候我们这些人马全部出动去救他们还来得及,如果在此时和匈奴兵大战一场,损失必然很大,那时候,两头都是残兵败将,可就覆水难收了。”
姜秋明听了火大,这姚建平怎么回事?还没开始打就频频唱衰,虽然战场上胜负乃兵家常事,但谁像他这样,就指望着自己人输的。
姚建平冷冷地说:“你们别觉得末将说话难听,但这也是有可能的不是吗?顺王登基在即,肯定不希望在登基前得到一场败仗,末将以为,还是稳妥一点为好,各位将军以为呢?”
西北军的将领们对匈奴兵的畏惧是刻在骨子里的,能不交手最好不要交手,何况还有个登基大典在前头等着,他们不敢冒险。
寇骁抿着嘴唇没有说话,手指轻轻敲着桌上的舆图,以他的经验,只要部署妥当,加上将士们齐心协力,别说区区几万匈奴散兵,就是更强的队伍他也有信心赢。
可明显的,坐在这里的将领还不够稳妥,到时候临阵脱逃或是阵前不听号令,寇骁再有本事也无法力挽狂澜,相反的,他还得承担因为主张出兵导致的兵败责任。
他要给李煦送的是贺礼,可不是大麻烦。
这么一想,他也就暂时放下这个想法,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守着这块地盘,等着匈奴人出招。
一夜过后,西北军的使臣来到了匈奴驻扎的军营,带来了寇骁亲笔手书的协议书,上面写着:只要匈奴退兵,将西北军占领的地方划归大燕所属,那么他们也将停止脚步,绝对不踏入草原一步,除此之外,大燕和匈奴可以继续保持友好的双边贸易关系,大燕已经准备好了数百辆车的粮食,只要匈奴退兵,这些粮食立即会被送入草原,供百姓们安然度过寒冬。
已经是下雪的季节了,再过十天半个月,也许草原就会被大雪覆盖,这样的气候,不管是西北军还是匈奴兵都不会想动兵的,何况匈奴兵的粮食有限,除非他们能到大燕境内掠夺粮食,否则十几万大军就要饿肚子了,到时候可是连草根都挖不到的。
王先生着急地说:“大王,不能答应他们,这是他们的阴谋诡计,一旦被他们占领了匈奴的领土,必定会助长他们的气焰,等他们兵强马壮,一定会继续攻打我们的!”
有将领哈了一口气,不乐意地说:“为何要等他们兵强马壮,只需要给我们一年时间休养生息,明年这个时候,我们一定能将失去的领土抢回来!到时候,一定要让他们见识匈奴铁骑的厉害!”
其他将领纷纷附和,“是啊,大王,今年已经这个时节了,他们已经开始建围墙了,只要他们不出来,我们想攻进去很难,我们粮食不够了,抢不到大燕的粮食,我们只能抢自己人的牛羊,到时候,您刚统一的王庭必定又会四分五裂了。”
这话说进了努哈儿的心坎里,他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是万万不舍得放弃到手的王位的,而且现在匈奴内部还不够安稳,各部族依然有奋力反抗的旧部在闹事,如果全力攻打大燕,后方必定不安稳。
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证实了,下午,有斥候兵急忙来报,发现一支骑兵正迅速朝王庭靠近,人数约两万,看装束是大燕的兵马。
“什么?西北军有动静了,为什么我们的人没发现?”
负责监督西北军的将领立即汇报说:“大王,我敢用项上人头担保,西北军绝对没有动过上万的人马,这支骑兵会不会是从其他地方来的?”
那斥候兵喘匀了气息,继续说:“从旗子来看,似乎不是西北军。”众所周知,西北军挂的是“寇”字大旗。
“是谁的兵?”努哈儿瞪着眼问。
“似乎……似乎是大燕京城来的。”
“不可能!那边从来没对匈奴出过兵。”
王先生想了想,说:“也不是不可能,听说京畿营练了一支骑兵,刚好就是两万人,如果是他们来了,很正常,骑兵速度快,最适合在草原行动,我们后方空虚,他们这是要掏了我们的老底啊!”
努哈儿焦急地走来走去,很快做了决定:“才两万人而已,本王要他们有去无回!分一半人回防,务必将这支骑兵全歼在草原!”
“遵命!”
匈奴兵的调动很快就被寇骁得知了,他大手一挥,三支兵马趁夜出营,准备给回防的匈奴兵一个致命打击。
第369章大胜
匈奴集合的军队人数在十五万左右,不过据寇骁查实,其中正规军恐怕不足十万,剩余的都是临时拉来的壮丁,凑数的。
不过匈奴的普通百姓也不能小觑,他们一般骑术了得,力大无穷,对上西北军的正规军也未必会输,不过没有训练过的士兵,再强也强的是个体,他们不擅长配合,甚至连基本的军人观念都没有,寇骁原本只打算守着自己占领的地盘不让匈奴人夺走就行,现在却改变想法了,他要给匈奴人致命一击,让他们往后数年甚至十数年都不敢再南下一步。
寇骁召集将领们临时开了个会,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众部下,不少人心里的想法就是:寇将军疯了!
“将军,咱们的人数确实多于匈奴,但战斗力还是有差的,您不能用一比一的比例来判断,何况这是在草原上,没有城墙作为阻挡,面对面冲锋,我们根本不可能赢过匈奴兵。”说话的是姚启雄的小儿子,年纪也快三十了,是他众多儿子中唯一还算有点本事的,这次姚启雄没来,就让自己这个小儿子领了一支万人的队伍,千叮万嘱,只要听寇将军安排即可。
但年轻人的想法并非如此,寇骁年纪比他还小,就算掌控的西北军又如何,他一样是个外来人,哪里比得上他们了解匈奴?
立即有其他将领附和:“确实如此,廖将军这话并非怯弱,也并非危言耸听,将军没有在西北打过仗,不知道匈奴人的厉害,单打独斗,一比五不在话下,而且我们还出了大燕边境,在这辽阔的大草原,他们才是天生的雄鹰。”
寇骁听完西北将领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诫,并没有动怒,而是跟他们讲明如今的形势,“本将军不是让大家去送死,也不是要把匈奴人赶尽杀绝,占领大草原,只要在他们过来时给他们迎头一击,取得一次大胜即可。”
“将军希望取得个不世功勋,这想法我们理解,我们在西北多年,比您更希望灭了匈奴人的威风,可一旦交手,胜负难分,就算这一战侥幸胜了,匈奴人必定怀恨在心,到时候,咱们可就要面临源源不断的反击了。”姚建平反驳道。
这次不等寇骁回话,姜秋明先顶了回去,“姚小将军是否忘了,匈奴后方还有我们的人,他们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组织反击战,等回防的兵士中埋伏的消息传过来,他们肯定要撤退的,等他们回到王庭,我们的兵马也回来了,还用怕他们再来一次反击?”
“军师的话听着是很有理,但您想的也太美好了,您怎么能肯定,我们去设伏的将士一定能打匈奴兵一个绰手不及?又怎么能肯定京城来的那两万人马能给王庭造成威胁?假如他们输了呢?到时候我们这些人马全部出动去救他们还来得及,如果在此时和匈奴兵大战一场,损失必然很大,那时候,两头都是残兵败将,可就覆水难收了。”
姜秋明听了火大,这姚建平怎么回事?还没开始打就频频唱衰,虽然战场上胜负乃兵家常事,但谁像他这样,就指望着自己人输的。
姚建平冷冷地说:“你们别觉得末将说话难听,但这也是有可能的不是吗?顺王登基在即,肯定不希望在登基前得到一场败仗,末将以为,还是稳妥一点为好,各位将军以为呢?”
西北军的将领们对匈奴兵的畏惧是刻在骨子里的,能不交手最好不要交手,何况还有个登基大典在前头等着,他们不敢冒险。
寇骁抿着嘴唇没有说话,手指轻轻敲着桌上的舆图,以他的经验,只要部署妥当,加上将士们齐心协力,别说区区几万匈奴散兵,就是更强的队伍他也有信心赢。
可明显的,坐在这里的将领还不够稳妥,到时候临阵脱逃或是阵前不听号令,寇骁再有本事也无法力挽狂澜,相反的,他还得承担因为主张出兵导致的兵败责任。
他要给李煦送的是贺礼,可不是大麻烦。
这么一想,他也就暂时放下这个想法,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守着这块地盘,等着匈奴人出招。